![]() 下面两张照片就是失败的例子,单独看两张照片,颜色都感觉没什么大问题,整体挺好看,然而”好看”两个字并不是一个严谨的表达,如果把两张照片放到一起,对比他们的背景颜色,马上就可以看出区别,第一张照片的蓝色加粉色背景色明显比第二张发灰,对比度也相对低一些。造成这个结果的根本原因就是我完全通过肉眼的判断来P的图,而这种方法应该是最最不靠谱的,最多只能保证单张照片好看,如果是一系列在同一环境下拍摄的照片,想要把图片P的色彩一致,就非常难了。 ![]() ![]() ![]() ![]() 大致讲讲灰卡的原理吧,数码相机其实到现在为止还是个很“笨”的家伙,对于本应该拍好的色彩,并不能很好地还原出来,它总是通过一个中性值来进行判断和记录,也就是所谓的“18度灰”,其实就是从白色到黑色正中间的那个颜色。而如果你告诉相机:“看这里,这里就是绝对的18度灰”,这样相机就有了最准确的参考,从而在色彩和曝光上都有了保证。下面就用应用实例来简单讲解一下Spyder CUBE的使用方法: 要先声明的是,要使用灰卡矫正照片,前提必须是使用RAW格式拍摄,否则矫正的空间很小,工具也少很多。下面正式开始。 首先我们在一个光线固定的环境下拍摄,需要先把Spyder CUBE放到场景中的主要位置,连同被摄物体一起拍摄进去,这里我们暂且称之为用于调整画面用的“基准照片”。接下来就可以和平时一样,把该拍的不同角度照片都拍完,色彩和曝光不用管,全部采用相机默认的设置即可。需要注意的是,一旦现场光线有变化,周边背景的颜色做了更换,或者拍摄角度有了很大的变化,这时就需要重新放入Spyder CUBE再拍摄一张基准照片。 下面开始进行校色处理,这里用我比较熟悉的PhotoShop来做演示,其他工具也是大同小异,只要找到对应功能进行相同的操作即可。把带有Spyder CUBE的基准照片拖入PhotoShop,这时Adobe Camera Raw的调整菜单会自动打开,这时可以看到未经任何处理的RAW格式原始画面,你可能以为我拍摄的是一个橙色香水瓶放在一张白纸上。其实完全不对,接下来我就来把正确的颜色还原回来。分为下面几步: 1.选择界面左上角的“白平衡工具”,这时鼠标箭头变成一个滴管,然后看一下画面中的Spyder CUBE哪个面是受光面,我们的示例照片中很清楚是右边。 ![]() ![]() ![]() ![]() ![]() ![]() ![]() ![]() ![]() 保存的时候PhotoShop还会让你选择到底要保存具体哪些信息,我们就保持默认全选的状态,全部保存,点击右边的“储存…”按钮,这时就像正常保存文件一样,选择一个保存位置,给注释文件起个名字,我建议把注释文件和原始RAW格式照片放到一个文件夹,然后起名的话,最好可以说明拍摄的内容和场景或者时间,这里就简单命名为COCO CHANEL吧。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