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APP 乐享派微信公众号

乐享派

乐享派 门户 文章列表 乐分享 深度分享 查看内容

【我的2016】折折腾腾度期年

2017-2-16 12:37| 发布者: 小乌尔夫| 查看: 16273| 评论: 0|原作者: KPX5B|来自: 乐享派loxpo

摘要: 前言: 又是一年写年终总结交作业的时候。去年的【我的2015】赶上了毕业季,行文未免有些矫情,也没有啥正儿八经的总结和分享。而刚刚过去的2016年,我已经习惯了研究生的生活,对人来人往也看得更淡了。于是乎, ...
L1130482.jpg

     前言:  

     又是一年写年终总结交作业的时候。去年的【我的2015】赶上了毕业季,行文未免有些矫情,也没有啥正儿八经的总结和分享。而刚刚过去的2016年,我已经习惯了研究生的生活,对人来人往也看得更淡了。于是乎,今年的【我的2016】更偏重于对我折腾过的东西做一个系统性的总结,同时对2017年作出展望;如果你对我折腾的东西有兴趣,可以看看作为2017年烧包、折腾的参考。全文结构可能很繁杂,请通过Ctrl+F来查看你感兴趣的部分。

    机械键盘篇:

     开始了研究生生活之后,文字输入所占用的工作时间变得更多,这也给了自己更多折腾机械键盘的理由;毕竟在生产力工具花钱,可以改善自己的办公条件、调节加班心情、对身体健康有好处%¥……&*,好吧,剩下的理由我确实编不下去了,纯粹是因为我喜欢玩机械键盘罢了。

     2016年玩过的机械键盘也不算少了,其中一些印象比较深刻的产品,我都单独分析了这些键盘,有兴趣的可以从下面链接进入查看。

1.GS87机械键盘:GANSS G.S-87体验

IMG_20160328_184009.jpg
     高斯推出的入门Cherry轴机械键盘,做工尚可,自带PBT字透键帽,大键位手感调教不错。带灯位,目前已经有新款推出,区分有灯及无灯版本。如果是为了体验Cherry轴的手感,同时不想花费太多,这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缺点是非键线分离,改造比较麻烦,键帽略有毛刺。总体而言,是一把很平衡的入门机械键盘。

2.GH60:如何DIY一把GH60键盘

IMG_20160318_211844.jpg
     这是一把我DIY的小尺寸机械键盘,是常见的GH60 PCB,搭配茶轴,白灯以及PBT键帽。客制化最大的乐趣就在于自己动手制作,同时根据自己的喜好、预算来组建自己的键盘,这只会考验你的钱包和想象力而已,但无论什么配置,自己客制化的感觉肯定和直接购买成品键盘有很大的不同。

3.酷冷至尊极光:酷冷至尊极光机械键盘体验

IMG_20160328_152848.jpg
     酷冷至尊的极光是今年我玩的第一把非国产厂家的机械键盘;和国产一些入门级别的Cherry轴机械键盘(GS87、G87)相比起来,酷冷的极光87会有着更扎实的做工、更优秀的质保,但键帽和灯光的效果上面可能不如前者。不过键帽是可以自行更换的。在400-600的价位上,这把键盘是很值得推荐的,克制的灯效、良好的手感、优秀的大键位调教都是使用中才能体会到的优点。

4.iKBC C87:IKBC C87体验

IMG_20160713_193052.jpg
     IKBC C87是一把颜值很高、输入体验很舒心的产品,它几乎完全舍弃了灯效这一卖点,出色的人体工学设计、细腻的键帽以及坚持原厂轴能更好地为长时间输入服务。如果你不需要灯效,只想要一把舒心打字的键盘,C87是一把很好的选择,他附带的PBT键帽也是我摸过最细腻的PBT键帽(比热升华帽还顺滑细腻)。

5.TADA68:TADA68体验

DSC04078.jpg
     这把TADA68由美国ModKeyboard工作室设计,在GH论坛等键盘发烧友聚集地销售,键盘主体委托中国大陆专业的代工厂生产,键帽委托键设局生产。在国内价格相对比较低廉,售价才399元,却提供了手感良好的Gateron轴+建设局灰白黑热升华键帽,配列的定制性不输GH60。喜欢MINI键盘的玩家可以考虑一下TADA68。

小结:


     好多人经常跑过来问我,“老哥,XXX-XX键盘好不好?”“茶轴声音大吗?”“这把键盘手感好不好?”“推荐个不会吵的型号?”,这些问题一个个解答实在是太麻烦了,这里就统一说下吧,其实选择一把好键盘,无非按照以下步骤完成。

    首先,你要确定自己是否真的需要机械键盘?你认为机械键盘能给你带来什么?是手感,还是外观?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去亲自体验一下,看自己朋友又没有购入机械键盘,然后体验一下,如果没有这种条件,那可以去顺电、电脑城和网吧这些地方摸一摸,体验不同轴体、不同键帽、不同外观的键盘之间的差异。对机械键盘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凭我说的各种轴体的压力图、个人主观描述,你就能马上脑补到键盘的触感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提前的体验,能让你后面对键盘的投入不打折扣,也不会为买错了键盘而懊悔。

    当你确定要购入机械键盘时,这个时候就应该结合自己的需求开始做选择了,应该从配列、轴体、键帽、灯光、外形和键盘附加参数来选择。配列决定了这把键盘的大小、便携性,以及对你工作的普适性,还会影响到你能不能买到这样子的键盘,这就涉及到了客制化的问题。轴体取决于你的用途,购买Cherry和Gateron的轴是保证手感、轴体质量的稳定性,不同颜色的轴体要看你自己的需要。键帽也会影响手感、外观以及平时的维护性,一般而言线性轴选PBT键帽更好。至于灯光、外形以及键盘附加参数就要根据自己需要来考虑了。这些影响键盘的因素,要根据你自己的需要进行一个排列,经过取舍,才能得到最适合你的键盘。

    说到底,选购一把机械键盘,就是在你决定购买之后,对众多需求进行优先排序的问题。适当地放弃一些参数,选择自己想要的键盘是很重要的。如果你是一个强迫症患者,你也找不到自己想要的键盘,那我恭喜你,你可以开始走入客制化的大坑了233。

    装机篇:
     
      我自己不太爱玩PC游戏,但比较关注PC硬件,尤其是CPU、集显和SSD的性能我比较重视,因为和平时的体验息息相关。今年来帮同学、熟人装了不少机器。就这里大概说一下对2016、2017年PC DIY市场的总结和期待吧。

     CPU:

     消费级桌面CPU市场,Intel已经统治好几年了,农企的高端FX系列CPU功耗大性能渣,低端APU的CPU部分性能不够用。主流装机都是以Intel平台为主。缺乏竞争、工艺制程的进步开始触及瓶颈,这就造成了Intel年年挤牙膏的策略,以往攻城拔寨的Tick-tock策略也难以为继,取而代之的反而是PAO策略,即制程-架构-优化,通俗的讲过来你可以认为是进一步的挤牙膏¥%……&*...

     从2011年32nm世代的SNB,再到22nm的Ivy、Haswell和Haswell-Refresh,到如今14nm的Broadwel、Skylake、Kabyake
Coffee Lake。Intel已经在22nm工艺停留了3年,在14nm也要停留3年.......工艺红利几乎都用在了Intel不熟悉的核显上,而CPU性能的增长的最大幅度竟然还是从1代到SNB的演进中,难怪很多人说2600K再战10年。

Intel-Coffee-Lake-Roadmap-840x337.jpg
Coffee Lake演进图,intel在7代U尚未完全铺货的今天已经宣告了8代CPU的到来,仍然基于14nm工艺

     但是AMD开始筹划新一代处理器Ryzen之后,CPU市场的热度以及竞争很可能会变得更加激烈了,Intel的挤牙膏大法不太试用了,根据目前给出的信息、媒体测试来看,Ryzen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大致如下:
     
     1.Ryzen采用了GF 14nm工艺,勉强进化到了和Intel同样的工艺级别,可观上有一战之力,另外AMD历代CPU都采用了SOI(silicon on insulator)基板,如果GF的14nm工艺采用了SOI基板,对其具有很大的提升。(目前来看SOI的可能性很低,但是GF已经开始研发7nm FD-SOI工艺,预计会在Ryzen的后继型号上采用)。
   
     2.相对于被人诟病的推土机模块化设计,Ryzen回归到了正常设计上,其ipc水平与haswell、broadwell相近,而功耗更低,全部型号的TDP都在95W及以下。

     3.Ryzen的核心C\T配置可能会比较灵活,根据价格、TDP,配合得当的话,具有很强的诱惑力。

10450-ryzen-reveal-hub-graphic-right_PicViewer.jpg
     当然这一切都要等实际样片的性能测试之后才能确定,如果Ryzen的表现真有这么强,刨除信仰因素,在合适价格下我也推荐大家作为装机的选择。如果你现在急着装机,那Ryzen的铺货速度、初期上市价格可能很难令你满意。

     因此本章节中对CPU的回顾和展望主要集中在Intel主流平台上了;Intel的主流平台型号,大致就这几个:

     I7 6700/6700K/7700/7700K

QQ截图20170214161320.png

QQ截图20170214161415.png

      2016年的装机主力,毫无疑问是Skylake平台,按照发布日期是15Q3,实际上那时候Haswell平台仍然是主流。I7的4内核8线程配置,能比较好的应付日常大部分需求,打游戏、IDE、PS以及办公都能得心应手,基本没有什么瓶颈,而Skylake平台的I7 6700K和I7 6700就令人很失望了,6700K的基础频率竟然达到了4Ghz,多核睿频下也是4Ghz,即多核下无睿频提升,这就很尴尬了。最关键的是6700K的体质都不怎么好,超频能力有限,即使开核液金大法也没有什么提升。相当于更贵、发热更大、功耗更高的情况下,超频能力有倒退,CPU性能小幅上升,高端玩家不需要的核显性能有较大提升......这就很尴尬了。6700虽然价格便宜了几百元,但是频率差距,以及其65W TDP的设定实在是让人爱不起来。但是为了享受DDR4、更大的M2 PCIE带宽等新特性,高端用户还是只能选择这两款产品。

     配合6700K的一般是Z170主板,6700由于不能超频会搭配B150和Z17主板0。由于100系列主板针脚和200系列相同,所以厂商更新bios后,也可以支持7XXX系列的CPU,这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Intel在Q1大量铺货的7700K和7700乍看起来也是坑货,核显是上一代Skylake的马甲,并无架构上的改进,提高了播放4K视频时候的性能。CPU工艺也没有变,只是进一步优化了14nm工艺,有更好的能耗比,CPU基础频率继续艹高,相当于官超,以至于媒体首发测试的时候发现Kabylake的功耗表现比Skylake更差.......

     但是从玩家实际的反馈来看,7700K具备比6700K强得多的超频能力,6700K想摸到5Ghz,一般都要大雕体质了。而大部分7700K开核后能很轻松地达到5G大关........,同时Kabylake由于提高了频率,所以性能相对Skylake还是有不少提升的。

     因此,考虑到价格等因素,7系列CPU多出的价格并不高,买新不买旧,因此如果你是有100系主板,想从Skylake I5进行升级,那么7700K和7700都是很好的选择,新装机用户应该考虑7700K、7700与200系主板的搭配,Skylake的I7用户就没有必要为挤牙膏升级(超频玩家除外)。

     I5 6500/7500/7600K  I3 7350K

光影魔术手拼图.jpg
     是不是觉得很奇怪,在一群I5 CPU中混进来了I3,没错,最重要的是还是带K后缀的I3处理器,当然价格也到了1000元以上,由于缺货甚至比I5还贵......

     以往的千元CPU市场是被I5统治的,I5可能在一些数值计算、编程开发上不如I7有优势,但4核心4线程配置也能很好地应付家用和游戏需求,我装的好几台机子都选择了I5 6500,由于I5 6600K在超频上也不给力,所以多花几百6600K实在没啥意义,6500性价比显得更高;而今年的替代品7500只是提高了0.2Ghz的频率,本质上还是挤牙膏,但是7500的价格比6500增长的有限,综合起来还是买新不买旧,当然如果你现在就是I5 6500的话,升级到I5 7500没啥意义。I5的推荐和I7很类似,7600K也有不错的超频能力,所以超频玩家也可以选择7600K。

    而Core i3 7350K是双核四线程处理器,频率可达到4.2GHz,还开放了超频,搭配Z170/270主板就可以,这可是K字官方超频首次降临I3,从超频能力来看这货也很强劲,在一些测试中还能超越2代I5处理器。I3处理器能有这等表现,也算是出乎意料了。

    然而我对7350K的意见是严重不推荐.......首先7350K由于货源少,本身定价还高,1300块钱买个能超频的双核四线程I3实在是令人爱不起来,同样的钱去买I5 6500或者加钱卖I5 7500都能拥有更强的性能。由于DX12和Win10的推广,以后的大型单机游戏会对多线程多核心CPU有更好的优化,双核四线程的7350K除了超频,似乎没啥吸引力,很快就会被时代淘汰。

     Core i3 6100/7100/Pentium G4560

爱爱爱.jpg
     在众多的AMD段子中,I3秒全家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口号。实际上在七百这个价位,家用装机一般会选择I3,能很好的应付网游和办公,6100有3.7Ghz的基础频率,7100更是到了3.9Ghz,虽然I3不能睿频,但是比一些I5还高的频率,就决定了I3很适合用于单线程敏感的应用,去年的6100凭借着低价格,成功抢走了不少I5处理器的市场(I5 6400自己定价太贵),本来今年7100要继承这个定位,但是由于一颗神U的横空出世,7100变得毫无性价比,6100因为是去年的老产品而刚好躲过一劫。

      没错,它就是
Pentium G4560,由于Intel将超线程技术下放至奔腾,所以G4560拥有和I3一致的2C4T配置,频率也有3.5Ghz,只是核显有所缩水,但是他的价格很低,盒装只有499,散片甚至只要339元......只有I3一半的价格,却有着90%的I3性能.......网友对它的讨论已经到了很高的热度,I3 7100似乎没有什么购买理由了.......G4560可以说是今年Intel低端最大的良心。入门装机用户应该直接选择G4560,可以搭配一块千元独显,就能获得很好的游戏体验。更大的优势是HTPC装机中使用,性能更强,核显解码能力也有所提高。而I3 7100最大的优势只剩下了更强的核显,相当于花400换HD630.......而599都能买到750Ti了。

     对于入门装机用户,G4560是最好的选择,如果需要更高的性能,请直接I5走起。

     Skylake-X/Broadwell-E

     Intel的上一代旗舰CPU Broadwell-E显得老态龙钟,其架构仍然基于2013年的Haswell。如果有足够的耐心的话,最好等
到下一代旗舰CPU Skylake-X的发布。这次Skylake-x会提供更多PCIE通道,同时带来更多新特性,和Broadwell-E一样提供最高10核20线程的配置,搭配LGA 2066针脚的X299主板芯片组。值得期待,但Skylake-X可能会和Kabylake-X一起在秋天发布,高端玩家可能需要等待很久。

     Xeon

     还记得E3邪教吗?Xeon处理器由于Intel的限制,家用芯片组100系列都无法支持,E3-1230V5需要搭配服务器芯片组C236和C232,国内有厂家推出了所谓的X150\170(236和232的马甲型号),但价格一下子就变高了;因为性价比全无,这里就不做介绍了,去怪万恶的Intel吧......

A12-9800/A8-7650K

   
AMD这几年在低端市场还是有一定份额的,APU凭借着低廉的价格、较好的核显性能,很适合装机预算低,但有一定游戏需求的用户。A12-9800是AMD最新一代的APU,CPU部分基于推土机架构,32nm工艺,搭载
Radeon R7 GPU(512SP),是目前APU中的最强者,虽然性能尚可,而且针脚和即将上市的Ryzen一样,都要搭配AM4插槽的300系主板,未来也可以方便的升级到Ryzen。但是尴尬的是A12-9800完全面对OEM市场,目前只有整机发售,CPU是有价无市,没有多少零售货。而配套的300主板目前也是一板难求;如果想体验A12-9800,你只能购买整机。

    A8-7650K就不一样了,上市已经快两年了。
四核最高3.8Ghz,核显是Radeon R7(384SP),它的报价仅在500元出头,配套的FM2+主板也很低廉,可以流畅运行一些入门级的游戏,部分大作也可以通过降低特效和分辨率流畅运行,是低价家用偏游戏主机的好选择。缺点是其CPU性能比较一般,同时FM2+主板也没有什么升级性可言了,乖乖用DDR3内存和APU吧,未来也不存在换成Ryzen处理器的可能性。

小结:
     
     CPU市场已经沉寂了许久,自从SNB处理器发布了以来,就再也没有能让人激动的性能提升。从去年的整个市场来看,新装机用户大部分都选择了价格趋向于合理的Skylake平台,因此Hotwell终于退出了主流市场(Broadwell-E除外);从市场格局及分级来看,毫无亮点,显得一成不变;玩家们也只能吐槽再一次的挤牙膏。

     今年1月份,Intel发布了Kabylake处理器,同频性能没有提升,我们以为Intel又再挤牙膏时,Intel也给出了回应:Kabylake的超频能力有大幅的提高,同时开放了I3处理器的K后缀型号,而低端的G4560也开始获得了超线程的特性。不得不说Kabylake还是挺有料的,再加上100系主板也可以继续使用Kabylake处理器,靠换接口骗了好几波钱的Intel似乎也开始发力了,这和AMD在2017年的大动作也有很大的关系。

      AMD方面,Ryzen会在2月末发布,根据泄露的规格测试以及欧洲区定价,Ryzen极具冲击力,配套的X300系主板在IO性能上也跟上了主流,M2 PCIE等元素的支持一应俱全。配合合适的对位策略,Intel必须得拿出些压箱底的本事,才可以对AMD予以反击。目前来看,G4560、提前发布的8代CPU以及可能会出现的六核心处理器都可以看作是Intel的回击号角吧。

     从K10到推土机再到现在的Ryzen,AMD的一路缺席让主流PC市场毫无竞争,同时PC市场也日益式微;而现在面对AMD的冲击,Intel势必有后招应对。对于DIY市场,对于玩家,这是最好不过的消息了,我们不想看到一成不变,也不想看到挤牙膏。我们想重新看到K10\K8硬怼老酷睿奔腾的竞争,让整个PC市场再次沸腾起来,也许这很难,PC DIY的好日子也很难回来,但有改变总是好事,让我们拭目以待
     
     显卡:

     
显卡市场和CPU市场倒是有着本质的区别,老黄的Nvidia自然是市场的大头,但AMD在GPU上也有很深的技术积累,完全不像是在CPU上的无力应对,AMD还是能占据一部分市场份额的,由于有着游戏这种对配置需求提升较大的应用,所以显卡市场的竞争相对而言更加热闹,也更有意思。

     NVIDIA:

     自第一代Maxwell架构的750Ti发布以来,到今年夏天发布Pascal架构的GTX10系列新卡,Maxwell架构也伴随我们两年了。在Kepler时代,NVIDIA就牢牢掌握着掌握着能耗比、GPU通用计算以及DX11性能上的优势,而Maxwell的超低功耗更是让玩家们赞叹,凭借着28nm工艺就能实现这么高的能耗比确实是老黄的独门黑科技;但再怎么黑科技的GPU,我们都希望它有更新工艺的替代者,而Pascal则应运而生,大致上可以将其看作是Maxwell的16nm版本,对DX12的支持有所改善,由于新工艺允许更高的运行频率,这一代Pascal卡的基础频率可以定的很高,在更小的流处理器规模下达到上代旗舰卡的性能,例如GTX1060几乎和980持平,GTX1070强于GTX980Ti。凭借着新产品推出,以及N家本就强大的经销商渠道、营销网络,GTX10系列显卡一下替代了老卡,成为了PC装机市场的宠儿。

     当然Pascal架构的新卡也有着其固有的不足,毕竟老黄也是要赚钱的:

     1、甜点卡的定位价格一代比一代高,GTX1060首发大致就在2000元左右,当时只有在淘宝发车才能做到好的价格,这和AN两家联手骗钱有关。

     2、老卡优化不足,现在出现在Maxwell和Kepler的悲剧,很快就会在Pascal上重演。(当初770轻松吊打280X,现在280X已经开始摸到970屁股了,当年970吊打390,但是现在390在某些游戏上都快赶上980了)。

     3、出厂频率更高,而架构改进不算大,超频能力明显不如Maxwell卡。

     4、千元级别的Pascal新卡定位拙计,很尴尬。

     5、Pascal架构仍然没有采用ACE单元,对于以后的DX12游戏有很大的天然劣势。

     6、进入15年后,NVIDIA的驱动质量几乎下降了两档。


     但不管怎么说,Pascal显卡仍然占据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NVIDIA仍然是领先的一方,这是因为Kepler和Maxwell时代的领先优势积累太大了。尤其是高端卡市场,1070和1080几乎是你唯一的选择。

     进入2017年后,有消息称由于AMD公布了高端新GPU Vega,Nvidia将会以1080Ti予以回击,但下一代GPU Votla暂时还没有具体的发布时间,新的一年里,Nvidia很可能会以Pascal架构的Refresh版本继续抢夺市场,这也有一点挤牙膏的意思。
   
     AMD:

II9uvHg.jpg
     在RV770到开普勒发布前的那几年里,AMD一路顺风顺水,那也是A卡最高峰的时期。但HD2X\3X\4X\5X\6X所使用的VLIW架构实在是难以为继,半导体工艺无法这么快的进化,从08年的55nm到15年的28nm工艺,三代工艺足足使用了7年,28nm工艺更是从12年使用到了15年。为了提高效率,AMD开发出了MIMD式的GCN架构,没想到这是AMD显卡衰落的开始。NVIDIA利用Kepler一口气夺回了能耗比的优势,AMD则接过了大火炉的称号,GCN架构也没有显示出足够的战斗力,一直被压制至今,这几年不得不说是A卡最黑暗的几年。

     当然AMD也没有一蹶不振,也在夏天发布了新一代GPU Polaris,对应的显卡是RX4系列,架构上升级到了GCN 4.0,同时采用GF的14nm FinFET工艺制造,AMD宣称RX480/470/460会拥有更高的DX12性能、更低的功耗,RX480双卡可战GTX1080,价格仅需要199美刀。凭借着Polaris的发布,AMD的显卡份额、财报都得到了不少的提升,也算是消费者对RX4系列新卡的肯定吧。在2017年,AMD还会发布下一代GPU-Vega,Vega将专攻高端市场,搭载HBM2显存,同时在核心架构上有很大的改进,如果AMD的PPT靠谱,那么Vega也是不容小视的高端旗舰选择。

polaris-chip-banner.jpg
     虽然AMD给出了自己的反击手段,但Polaris新卡也存在一些问题:

     1、甜点卡的定位价格一代比一代高,RX480首发199美刀,国内首发公版竟然要1999元,性价比不明显,现在稳定下来了。

     2、
Polaris的能耗比提升更多的建立在14nm工艺带来的红利上,架构改进有限,首发时RX480与GTX970性能差不多,功耗还会稍高一点,换言之GCN4.0凭借14nm工艺才能拥有和28nm工艺的Maxwell一样的能耗比。  

     3、没有对应的高端卡替代上一代旗舰Fury X,无法应战1070/1080。

     4、RX480/470/470D之间差距太小,RX470D和RX460价差又太低,460毫无优势,千元下无法压制1050。
   
   
     除此之外,首发的RX480公版还存在PCIE偷电问题,对主板来说有一定的隐患,后期驱动更新后,这个问题已经没有了,直接订购8pin的非公版也是更好的选择。

     Polaris的优势:

     1、驱动优化,RX480的性能比发布时提高了10%,同时AMD的驱动表现越来越强势,不再是AMD卡的软肋。

     2、
DX12和AMD的GCN架构是天作之合,很适合以后的游戏大作。

     3、性价比高,现在RX480 4G最低到了1399元。

     4、适合动画党,AMD Fluid motion补帧效果谁用谁知道。

     显卡推荐篇:

     3500元以上:GTX1080/Titan XP

gallery-1-large_PicViewer.jpg
     这个价位,GTX1080是首选,如果你是土豪也可以考虑Titan XP。至于Pro Duo等双芯卡这里就不介绍了,普通玩家也不会买这种卡吧?
     
     GTX1080最好搭配高端的I7处理器,以免在游戏中出现CPU方面的瓶颈。GTX1080公版只有一个8pin接口,不超频搭配500W电源即可,如果GPU、CPU都要超频,需要考虑换更大的电源。

     2500元-3500元:GTX1070/980Ti/Fury X/Fury/Fury Nano

GTX1070_3qtrFrontRightHighPhoto_PicViewer.png
      这个价位也没啥好选的,乖乖买GTX1070吧,它的价格区间一般在3000出头,电商促销和开车价有时候能做到2600、2700元,是性价比很高的选择。注意不要购买EVGA特定款式的1070显卡,存在散热的问题。但GTX1070的乞丐版是可以作为选择的,因为市售的乞丐版GTX1070超频能力虽差,但做工尚可。不考虑超频应用,1070显卡一般搭配450W电源即可(去年装的1070机器就使用了贼船的VS450,运行良好),对应的CPU最好使用I7,I5四核也可,超频状态下请使用更大的电源。

     至于980Ti就没啥必要了,有些玩家认为非公顶级的980Ti超频后的性能要比1070更强;但这些非公顶级980Ti价格高,超频受体质、散热等因素的影响也不适合普通玩家折腾,考虑到1070在性能和功耗上的优势,还是那句话,买新不买旧

     Fury系列是AMD的上代旗舰卡,首发时五千多,现在电商价格也迅速跳水,甚至Fury到了2400出头的价格。但就算这样Fury也不值得购买,4GB HBM会爆显存,功耗大,在DX12游戏里都不能保证赢1070。唯一有购买意义的大概就是Fury Nano吧,是目前除了1070 ITX之外最好的nano显卡,小机箱用户值得考虑。

     当然你有信仰的话,购买Fury回来收藏也是不错的,毕竟首款HBM卡,做工好,外形骚.......

     1000元-2500元:GTX1063/1066/RX488/484/474/478/470D

radeon_rx_480_by_maverickgeek-da52aad.png
    1063/1066/484/474/488/478是我自己的代号,比较直观,最后一位代表显存容量,因为这几张卡容量搭配比较灵活,区分开来适合你选购显卡。

     这个价位上,上一代的980/970/390/390X/380X/380没有什么购买价值,性能低功耗大,新卡价格很低,趋于稳定,购买全新显卡没有考虑老卡的必要,收二手如果价格合适的话还可以考虑。

     首先1060 3GB是没有任何购买意义的,这张显卡也经常出现在电商整机里,带上1060的字眼具有很强的迷惑性。但3GB显存在今天已经不够用了,本来传统的认识是1080P下4GB显存就够了,那么3GB显存勉强也够用,但在游戏大作贴图纹理越来越多的今天,1080P下4GB都不一定够用了。在各种测试中,1060 3GB经常因为爆显存,甚至被RX470D羞辱......

ec9fdc54564e9258fce13a5e9582d158cebf4ee1.jpg.png
生化危机7显存占用图

     而RX480/470/1060是同一定位的显卡,他们的性能非常接近,RX480 8GB > GTX1060 6G > RX470 8GB > RX480 4GB > RX470 4G,RX470D 4G一般都可以开核成RX 470 4G,价格也相近。RX480 8GB在DX11 1080下比GTX1060 6GB强1%,DX12下强10%,分辨率越高,则领先优势更大。当然功耗也更大。

     这些显卡里,同价位的RX 480 8GB比GTX 1060 6GB更值得购买,原因很简单,同价位的RX480有更好的做工和用料,而这个价格只能买到乞丐版1060,乞丐版的1060的散热与温度表现不佳,唯一的优点是满载功耗少了50-60W,网游优化更好。如果你的预算足够,做工良好的GTX1060的温度表现会更好,但这个价格加点钱似乎可以买高贵的ROG RX480或者超白金RX480了......就看你自己心头的喜好了。
     
     而4GB版本的RX480、470、470D经常能做到13XX的价格,这个性价比就很高了, 4GB显存也算够用,选择温度表现和做工较好的厂商即可。

     RX480和470都需要搭配450W的电源,400W电源也可以接受,由于这两者超频能力和收益不算突出,正常降压小超使用即可,所以也不需考虑500W电源。GTX1060 6GB不超频的话使用400W电源即可,超频请考虑更大的电源。这些显卡搭配I5四核处理器就足够了。      
     
     1000元以下:GTX1050Ti/GTX1050/RX460

     千元以下没有什么可以推荐的,本来这种低性能卡价格高,厂商还一个劲的提高频率,搭载更夸张的散热器,妄图凭借高频和1060 3GB等千元卡比拼性能。完全丢失了小卡、短卡的销售卖点。如果非要购买此类显卡,请购买GTX1050和GTX1050Ti,RX460在开核之后也很难逆袭GTX1050。

小结:

AMD-Vega-GPU-Features-and-Whats-new-everything-explained.jpg
      这几年来,AMD在GPU领域的颓势是显而易见的,每一代产品都要用价格和更大的规模来对抗NVIDIA同级产品,虽然这样老产品的生命力变强了,但对于公司整体财务状况是有很大影响的。要不是抱上了游戏主机厂商的大腿,在半定制业务取得了一定的利润,AMD GPU产品线能不能维持正常的研发速度都成为了问题。但也正受益于和微软合作的Xbox One主机,同时微软选择主导WIN10+DX12游戏组合,DX12有很多技术和AMD的Mantle API有共通性,因此AMD在DX12 Api下还是具有很强的战斗力的。2016年发布的北极星只是反击的第一枪,大头还是定位高端,和1080/TTXP对攻的Vega,新的架构,新的HBM2显存会帮助Vega逆袭Nvidia吗?玩家们已经等不及了,希望AMD能给出令人满意的答卷。Nvidia方面,目前处于领先定位的老黄有足够的资本迎击AMD的挑战,但是其对DX12 API的不重视,以及一贯以来的高定价策略,可能会成为隐患,无论如何,2017年的显卡市场,必然是这几年来最火的,玩家们有充分的选择来为自己的游戏装备添砖加瓦,对于玩家而言,有竞争是最好的消息。

结语


数码产品的发展趋势,都是移动化、智能化、一体化。能让我们折腾的玩意,越来越少了。不过这也是大势所趋,以电脑为例,正是因为很多人难以入门使用电脑,组建电脑的门槛也较高,需要懂得一定的专业知识。而手机上网、聊天和轻度办公都更加方便,更易于上手,连老年人都能很熟练地使用手机。再加上半导体工艺的进步开始降低,就导致了PC市场的衰退。


当然这也是再正确不过的,数码产品本来就应该让人们更简单、快捷方便地享受科技的乐趣,为这种乐趣加上壁垒只会扼杀数码产品本来的意义。只是对于我们这些喜欢折腾的人来说,可能再也回不去当年存钱去电脑城攒机的时代了,也回不到那个疯狂超频、改造机器的时候了。现在也就能玩玩键盘,口水口水键帽了。


  过去的一年,倒是装了好几台机器,又插拔了几次杜邦线,涂抹了硅脂,安装了反人类400,仿佛又回到了装自己第一台机器的时候。加上捣鼓的好几把键盘,今年也算是折腾的挺爽的。


折折腾腾度期(ji)年,希望今年的数码产品市场有更多的惊喜,这样我就有更多能折腾的玩意了,就在这里祝大家新年大鸡___,最重要的还是AMD你快翻身吧!!!

分享到微博 收藏 分享 邀请
分享页面
我要投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