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APP 乐享派微信公众号

乐享派

乐享派 门户 文章列表 爱体验 深度体验 查看内容

索尼“金砖”NW-WM1Z的重新解读:偏执与突破

2019-4-25 11:07| 发布者: 小乌尔夫| 查看: 22286| 评论: 0|原作者: 一曲东风破|来自: 网友投稿

摘要: 说起HIFI播放器这个东西,大家一件事肯定是先分个派系,国砖为一派,洋砖为一派,洋砖则再又细分为日砖和韩砖,按照正常人所理解的“随身”播放器来说,索尼的NW-WM1Z,也就是俗称的“金砖”,依然还是在发烧音频的 ...
IMG_7657.jpg
说起HIFI播放器这个东西,大家一件事肯定是先分个派系,国砖为一派,洋砖为一派,洋砖则再又细分为日砖和韩砖,按照正常人所理解的“随身”播放器来说,索尼的NW-WM1Z,也就是俗称的“金砖”,依然还是在发烧音频的主流视野当中活跃着,并且是拥有着目前唯一的日砖旗舰代表作的身份。作为2016年9月推出的播放器,放到现在确实可以说是有些“上古”气息,且尽管上市之初的狂热话题度早已逐渐消退,但它却一直在HIFI圈的主流视野中活着。

NW-WM1Z以“发烧”的角度来衡量的话,一直是充满争议的一款产品,不可否认索尼在NW-WM1Z上达到了许多技术层面的“突破”,但却有些或许是因为“偏执”而带来的不可忽视的槽点。

近些年的索尼,虽然在音频领域的市场份额上依然是独占鳌头,但对于发烧友们来讲,它的形象却不像过去那么自带光环属性了。近期的音频产品,索尼那种辨识度极高的品牌气质与其在设计思路、技术方向上的特立独行,在带来争议的同时,依然能够在很多方面吸引索粉和发烧友们去探究和解构。

IMG_7644.jpg
从Walkman系列的普通消费级产品,索尼就一直在开发自家的S-Master数字功放技术。这种技术路线和常见的DAC-AMP体系有很大的区别。DAC-AMP体系中,主控芯片配合IO读取数字音频源文件,输出到DAC的数字信号管脚,DAC做数模转换后输出实质上的模拟音频信号,一般DAC都无法直接推动听音设备,所以需要在后级接入放大电路,也就是AMP。最后你的耳机和音箱都会由AMP的信号所驱动,转换成耳中的声音。至于平衡非平衡、放大方案、时钟同步等都只是在这套体系中修改一些具体的实现,本质上没有改变这套流程。

索尼的S-Master原理和DAC-AMP不同,经过多代的发展,它已经被应用于几乎Sony全部的媒体影音设备产品线上。S-Master在工作流程中完全没有操作模拟信号,所以可以算作纯数字功放, S-Master的初始工作流程是主控读取音频文件,得到数字音频信号流,通过索尼定制的芯片对音频流调制为PWM信号,对PWM信号功率放大,经过最后一级低通滤波器就完成了模拟信号输出,直接驱动听音器件。只有在最后一级通过低通滤波器才会出现真正的模拟信号。

IMG_7646.jpg
和传统的DAC-AMP体系相比,数字功放的优点是非常高的电源效率,这要比AMP电路中常用的A、B类功放强很多。只要在完成信号转换PWM时进度够高,原信号的信息量能得到很好的保持(数字信号能出错校验、信号同步都很好做)。结合这两个优点,移动设备搭载数字功放是非常合理的选择。高效率和低功耗对于很多移动播放器而言,就是非常重要的使用痛点,这也是很多国砖无法解决的。

IMG_7652.jpg
虽然数字功放有很多优点,但由于很多客观存在的问题,我们也不能直接下结论:

1. 传统的DAC-AMP体系非常成熟,测试标准全面且客观,可以很快看出音源设备的硬素质。而数字功放的流程比较依赖和数字信号处理相关的转换流程,这些部分没有统一可参考的体制,夏普的1bit和索尼的实现不同,也没有官方技术文档,我们很难做同量级的客观比较。

2. 数字功放系列的移动产品只有Sony在做,很难比较不同厂商的同类产品信息。

3. 以我个人的听音经验来看,数字功放的产品出声比较“数码味”,没有传统DAC-AMP产品声音中的饱满度,这是因为通过低通滤波器后对低频频段特性削减过度造成的,高精度的低通滤波器会存在这种问题。

在NW-WM1Z上,索尼只介绍了它搭载了S-Master HX 全数字放大器,其他细节一概欠奉,只粗略的提到了支持以PCM转换的形式播放DSD格式。在连接支持DSD的耳机放大器时,可以输出原生DSD格式。但实质上NW-A45及更老的F886都搭载的是S-Master HX,从命名无法看出金砖的优势;笔者猜想这是一套体系的名称,里面的具体芯片、电路设计有着不同的等级,否则对不起NW-WM1Z这彪悍的售价。

IMG_7650.jpg
相对于普通国砖,NW-WM1Z必须克服数字功放的这些缺点,保证“非数码声”这样的取向,才能完全发挥S-Master HX的实力;为此NW-WM1Z还搭载了DSEE HX/ DC相位线性器。前者对320K 等低质量音源效果比较好,后者改善了PWM信号输出到低通滤波器时的低频段特性,这也是数字功放的缺点之一。

总的来说索尼在数字功放方面的坚持在业内也算是“独此一家的偏执”,有人说索六万放弃了这种方案,而走了传统的DAC-AMP路线,是不是索尼在自己打自己的脸。但考虑到那庞大的体积,我觉得是索尼对随身的定位产生了比较大的歧义,不能作为在移动设备上全盘否认数字放大的理由,这里就不去深究了。

至于NW-WM1Z的外形、工艺、操控,我就不打算在本文里细讲了,如果放一个结论的话,只能说它目前的操控流畅度和体验处于一个中游的水准,但横向对比不少依然走傻大粗路线的国砖旗舰的话,可能还是占优居多。只是,索尼毕竟是索尼,如果现在考虑选购一款旗舰播放器的话,消费者理应对NW-WM1Z的要求的操控体验更加严苛,从而导致一定的小失望,这其中原因,和它三年前就已定型的硬件配置有一定的关系,毕竟有些厂家已经开始在HIFI播放器中用上手机级的Soc了。

IMG_7648.jpg
而关于“突破”的地方,其实讲起来就比较复杂和微妙,我只能尽可能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来。这一个月把金砖当作主力机的时间里,算是对它的素质与音色有了一个相对深入的了解,这次也带着它逛了一圈上海SIAV展,我认为其优缺点分明的声音表现,也确实对得起它承受的“争议”。

咱们先从它的优秀之处聊起吧。

平时在使用NW-WM1Z时,我会把DC相性器调整在A Standard的位置,根据一些资料显示,这应该是索尼对传统甲类放大器声音的模拟,相比其他模式的话,A Standard的声音更加自然,尤其是低频的质量可以得到显著提升,就像接驳了一个普通的暖声甲类耳放一样,但同时又不会明显丢失细节或者压暗高频。

另一个我会常开启的功能是DESS HX,一是因为我的资源里有一部分文件,大概是我六年前入烧时从来历不明的地方下载来的,声音质量参差不齐,但因为我这个人稍微有点怀旧倾向,加上也懒得删已经存入的歌,就一直保留在那。二是开启它后 ,可以显著提升细节表现,有一种声音骨架更加结实饱满的感觉,虽然大家都知道它是一个升频功能,但这个结论对任何码率的音源都通用,目前也有其他产品有自己的升频算法,比如乐图的墨菊,但都没有DESS HX来的那么自然,只是这个功能会一定程度上牺牲NW-WM1Z原本还算优秀的续航表现。

前文提到了A Standard可以带来类似甲类放大器那样温暖自然的声音,那么大家其实也可以猜到标题中的“突破”来自于哪里。虽然我知道这带有一定的主观倾向,但我确实认为,NW-WM1Z已经脱离了索尼过去的便携HIFI播放器上明显的“数码味”,其音色厚实饱满,骨架沉稳安定,结像体积稍粗,不会像传统数字放大那样声音线条感纤细、清瘦,而且动态饱满、瞬态响应优秀,驱动一些不难推的耳塞的话,很难想像这是索尼所呈现出的声音风格。

IMG_7655.jpg
很多人认为NW-WM1Z的风格是典型的流行走向,其实不然,在我眼里,它器乐的表现实际上要比那稍带染色的人声更加抢眼。NW-WM1Z的高频结像线条并没有做的比较纤细而带来听感上的“凝聚”,而是实打实地做到了扎实、稳定,而且对亮度做的非常保守,却能量感充足,但高频器乐在大动态下却不会有任何“刮耳”感,反倒是真正做流行化调音的器材才会去做强高频的亮度与冲击力。

如果以听大编制交响的要求,去衡量NW-WM1Z的声场,那绝对是旗舰播放器中数一数二的水准,横向规模虽然不算大,但是纵深表现非常充沛,且整体的声场与结像位置是略微前置的(搭配得当的前提下),虽然不指望能达到“皇帝位”的感觉,但至少“指挥位”还是绰绰有余的。另外就是不得不再提到A Standrd带来的氛围感,能够感受到器乐的声浪与泛音在空气中弥散又衰减的过程,你可以认为这是刻意模拟或者增益出来的,但它就是和我们常规认知中,器材靠刻意加强混响带来的“氛围”,有显著的差别,完全不是一回事。

IMG_7653.jpg
NW-WM1Z的短板,其实不用我太多地说明了,首先是它的推力和信噪比数据,应该是主推的播放器产品中最低的那几台(有某韩砖品牌垫底),32欧负载下4.4的输出功率刚刚超过200mw,不过这个表现的话,众多入门级的国砖也能够在NW-WM1Z面前喊它一声弟弟。但与此同时,NW-WM1Z却不支持Line Out输出,最后能够拯救它推力的途径也被砍掉了。而近期所流行的静电单元耳塞、高敏直推型大耳,NW-WM1Z也是一概不能胜任,它所适合的,只有一些低阻易推的耳塞产品。相比一众国砖能够在高增益、大音量下保持极其变态的输出参数,它只有在其所能胜任的推力范围内,才可以表现出旗舰级的声音水准来。

IMG_7658.jpg
此外,索尼虽然在操作的流畅度上“无力回天”,却在后续的固件中加入了目前主流的蓝牙接收功能,支持LDAC编码,也是能看出索尼希望它能够拥有更强的生命力,且或许短期内也不会有替代品上市。

总结一下NW-WM1Z的声音的话,我认为是相对杂食的,尤其是普通的流行口水歌与严肃的大编制交响乐这两个看起来风格都过于极端、常规认知中不太可能兼顾的音乐类型。后者我已经详细地说明过了,而流行的话,主要是因为NW-WM1Z的人声染色染得非常舒服,男女声均如此,而且索尼所面对的主要消费群体也以主听这类音乐的用户为主,作出相应的针对调音也不奇怪。

IMG_7642.jpg
时至今日,索尼NW-WM1Z还是会被烧友们津津乐道的东西,作为一款市售旗舰HIFI播放器中的“老人”,它依然拥有极强的个性和只增不减的信仰属性。不论NW-WM1Z会不会是索尼的最后一款S-Master方案的高端播放器,但这么多年的偏执下来,在NW-WM1Z上的所看到的突破,确实已经被时间和市场所检验。

IMG_7651.jpg
分享到微博 收藏 分享 邀请
分享页面
我要投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