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APP 乐享派微信公众号

乐享派

查看: 59350|回复: 0

[发烧音频] 索尼WI-1000XM2和BOSE QC30对比

[复制链接]

194

主题

248

帖子

5329

积分

乐此不疲(Lv4)

Rank: 4

UID
2264
首页文章
8
分享值
340
金币
4930
发表于 2020-2-27 13: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其实我前前后后入手过的降噪耳机并不少,从我个人的使用体验来看,部分降噪耳机特别是廉价的降噪产品并非不可用,但整体的使用体验是略有小坑的,例如小米和魅族的白菜降噪耳机,如果对于降噪需求不算特别强的话可以买来玩玩,但如果是追求极致的用户,个人显然就只推荐大厂老厂的产品了。对于降噪耳机这类产品而言,实话说并不是厂家堆叠了硬件就能做好,厂家们对于降噪算法的收集和运用、DSP以及降噪芯片的设计显然都十分重要,有大量的专利和科研积淀,否则国外大厂牢牢占据降噪的老大地位就不是必然的了。
而我作为每天上下班的通勤人士,此前用的降噪耳机主力其实是BOSE QC30,但QC30作为推出一年多的产品,实话说我也有考虑过更换成苹果的Airpods Pro玩玩。但是从我个人的使用需求而言,真无线耳机的“真无线”使用方式其实并非个人硬性需求,而且相对于我这个耳机发烧友而言,音质其实也是更重要的考虑因素,因此在相比起设计余量并不宽裕的真无线耳机,个人最终还是升级入手了索尼的WI-1000XM2,与此同时也算是充值了一波信仰。

    其实用过BOSE降噪耳机的估计都清楚,BOSE的优势其实并不在于音质,例如听惯了发烧耳机的烧友如果改听了QC30实话说并不一定能完全习惯QC30低频部分,三频的表现要看个人口味,。但是QC30的优势相对一般厂家来说其实还是比较明显的,特别是通勤时的低频背景噪声,其降噪力度很强,BOSE独家的多级降噪算法也让这条耳机有不错的适用场景,在较强的背景噪音下,QC30其实是可以做到较为不错的负向抵消,多种场景下特别是回放音乐时是可以做到不错宁静度的。

0101.jpg

0102.jpg

0103.jpg

0104.jpg

0105.jpg

0106.jpg


    而我入手不久的索尼WI-1000XM2,其实相比起BOSE的QC30算是新产品了。从科技含量上来看,索尼WI-1000XM2吸引人入手的地方其实有好几点,其中最大优势估计还是索尼大法家自行研发的降噪处理芯片QN1,号称是实打实的硬件黑科技了,这个芯片也同样用在了索尼家的WH-1000XM3上。而另一方面,WI-1000XM2显然为了音质的提升有了更大考量,蓝牙规格去到了蓝牙5.0,比起QC30的蓝牙4.2是要高的,支持索尼自家的LDAC,理论上功耗、稳定性以及播放音乐时候的带宽都要更好,音质的上限也可以做到更高的。

0201.jpg

0202.jpg

0203.jpg


    另外就如上面说的那样,索尼WI-1000XM2这类非真无线耳机的设计余量其实明显要比作为真无线耳机的WF-1000XM3要更好,直接去到了9mm的动铁混合单元,其规格上其实也要比QC30要好。

    当然了,单看外观的话索尼WI-1000XM2和BOSE QC30算是平分秋色,各有各的设计特点。例如QC30的外耳撑设计,一定程度让通勤和户外使用时有不错的稳定性。WI-1000XM2其实反倒是通过类似于人体工学的多点式支撑,而且入耳部分的腔体比起QC30要小,不剧烈运动的话其实日常使用问题不大,但佩戴时舒适感其实要更好。

0301.jpg

0302.jpg

0303.jpg


    而操作以及APP,其实两款产品都有自己独特的操作逻辑以及生态,例如上面说的BOSE的多级降噪,其实索尼自家的多款产品也已经实现了,对于喜欢自定义的玩家而言,索尼WI-1000XM2有两个黑科技是值得把玩的,一个是索尼不少产品中都有的被称为“高音质引擎”的DSEE HX,这个对于提升蓝牙产品音质来说是实打实的立竿见影。而另一个,则是360 Reality Audio,这个是我好几个月前体验过后如今再次体验了,直接能通过APP上传耳朵照片,云端AI分析后实现这个独特营销的支持,如果追求这种人声和乐器拥能够有更强环绕感的话,实话说可以慢慢把玩。

0401.jpg

0402.jpg

0403.jpg

0404.jpg

0405.jpg


    WI-1000XM2和QC30两款产品对比之下,虽然说WI-1000XM2刚推出不久可能有溢价成分,但实话说音质方面WI-1000XM2显然要更强。例如对于我这个流行和爵士乐爱好者而言,WI-1000XM2有不错的中频密度,有更饱满有力的人声,人声位置略靠前但能做到不错的柔顺度,让它在回放黄翠珊《Close To You》这类发烧录音的女声或者陈奕迅的Live For Today时能感受到不错的声音密度和宽松度。另一方面,只要不是像大编制这样的大场面乐器,像上面说的《Close To You》或者《fourplay》这类慢调且优美的爵士乐专辑,个人是更推荐使用WI-1000XM2。毕竟从音频性能而言,圈铁单元和LDAC加成的WI-1000XM2比起QC30能做到更好的泛音清晰度以及更快的收放,虽然再特别注重其实的交响乐上并没有太优异的表现,但是从流行和爵士乐的回放性能来看,WI-1000XM2会是跟上一个层次的产品。

    按照索尼自家产品线的定位来看,WI-1000XM2短期内应该不会再有更新,作为索尼无线降噪耳机中的集大成,对于索尼来说音质和体验都会不遗余力。就如上面我说的那样,WI-1000XM2的音质优势其实在于整体的解析力以及高频部分的泛音表现,虽然低频不算太强,但是和QC30太强的量感相比WI-1000XM2其实要显得更为清晰,这也是更杂食更高解析力的关键所在。而对于音质有更高层次需求的话,WI-1000XM2在设置中开启DSEE HX后,WI-1000XM2的整体声音同可以做到更柔顺更高密度,开启降噪后同样如此,在不算特别大声场下可以保持同样的清晰度和平顺感。整体来看的话,QC30的声音虽然不错的低频量感以及横向声场支撑,但是弱点其实还是在于乐器的泛音,让整体通透度还是干不过WI-1000XM2,在虽然有强大的降噪性能加持,但对于BOSE来说这条耳机的设计初衷或许并不在于音质。当然了,和有线发烧耳机对比的话,WI-1000XM2和QC30应该都干不过良好驱动的千元级别发烧耳机,但是WI-1000XM2显然比起上代产品更好地解决了降噪问题,有更好续航,同时做到了声音的顺滑和清晰,有不错的连接稳定性,升级是巨大的。

0501.jpg

0502.jpg

0503.jpg


    而在降噪方面,个人在日常使用中其实并不会感受到索尼WI-1000XM2和BOSE的QC30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毕竟两款产品在无线降噪耳机里面都算是标杆级的存在了,但是在不同场景下的差别显然还是存在的,况且如果从索粉的观点来看,WI-1000XM2的这波硬件更新包括了芯片以及降噪麦克风的升级,很大程度就是为了对标QC30而存在,野心勃勃的索尼在WI-1000XM2的降噪上算是下来不少的功夫。

0601.jpg

0602.jpg

0603.jpg


    而我虽然也没有专门乘坐飞机测试一下WI-1000XM2和QC30的飞行体验,但是从我室内及通勤时的使用体验来看,两款产品的高频段的降噪差别其实还是比较明显的。要我说的话,WI-1000XM2对于一些特别尖锐的噪音,例如鸣笛或者刮擦声,WI-1000XM2消除得比起QC30要更好,而且在音乐回放时也更为自然。QC30的强项,其实还是在于低频部分的有效消除,就像风噪和路噪强行降低了三四十DB那样,一下子就安静了,但是还是会有沉闷感。WI-1000XM2对于低频噪声的消除,特别是通勤时外部杂乱无章的白噪声,其实同样能够做到几乎听不到的程度,WI-1000XM2更注重的,其实还是降噪时音乐回放的自然度,这一点是优于QC30的。而对于我这样每天开车或者坐车上下班听音乐的通勤人士而言,WI-1000XM2是实际体验上优于QC30的选择。

  在通话方面,其实索尼WI-1000XM2和BOSE QC30都将通话麦克风置于线控上,不过从使用体验来看QC30的通话质量应该属于中等水平而已,几乎完全干不过WI-1000XM2。可以说,在最重要的户外使用时,QC30稳定性干不过使用蓝牙5.0的WI-1000XM2,而且在噪杂环境下对比,WI-1000XM2对于通话方面的优化是明显的,通话质量和抗风噪性能要更好。

    总的来说,索尼WI-1000XM2无论在降噪体验以及APP的可玩性上都是不错的,而且WI-1000XM2的单元规格、LDAC蓝牙编码和声音优势,或许让这款产品成为了无线降噪耳机当中声音最好的产品。无论是本着买新不买旧的原则一步到位入手最好无线降噪产品,或者是索尼的信仰粉以及想要体验360 Reality Audio带来的独特体验的玩家,WI-1000XM2都会是不二的选择。

    WI-1000XM2和QC30哪个更好,相信大家已有定论,最后还想唠叨唠叨。说到降噪,索尼一直给人以专业、专注的印象。自从1000X家族诞生以来,索尼便执着在耳机降噪领域,在降噪黑科技的持续加持下,随后面世的每一款降噪耳机产品都给人以扎实、沉稳的感觉。并不是某一款产品爆红,而是从头戴式到颈挂式,再从颈挂式到真无线,所有产品线中都不乏明星产品,每一次的产品更新都能给我们很大的惊喜,这也是为什么索尼是为数不多即拥有用户、又拥有粉丝的科技公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分享页面
我要投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