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下面问题来了。。。而且是一连串的问题: 1,主板是ATX大板,我只有ITX小机箱; 2,貌似还需要一个差不多的好一点的电源来搭配这套系统; 3,主板支持M.2 NVME接口的SSD,我也想玩玩这个新鲜东西。 没办法,抱着一条路走到底的原则,最后自掏腰包买了这三样东西。就当给自己升级了,这套系统还掉之后,用在自己的电脑上。 ![]() ![]() ![]() ![]() ![]() ![]() ![]() ![]() ![]() ![]() ![]() ![]() ![]() ![]() ![]() 不过随之问题又来了,要装系统了,用微软官方Windows 10周年版ISO复制成可启动的安装优盘安装的时候,虽然主板BIOS已经正常显示三星的NVME SSD,安装程序也可以识别,但是选好盘符点击下一步的时候显示无法识别这种介质。这里足足卡了我3个小时,网上说Win10自带NVME驱动,只要设置BIOS以UEFI方式启动即可正确识别安装。但是该死的技嘉BIOS设置项目太简单,无论怎么设置都是一样的结果。最后死马当活马医,用了技嘉官方提供的一个专门针对Win7安装盘植入NVME驱动的程序,强行用在Win10安装文件上,居然成功了。。。。。。我觉得这个锅应该由技嘉来背! 后面就顺利了,系统一会就安装完成,由于硬件太新,就算是Win10周年版也无法完全驱动所有设备,所以进系统第一时间就是要安装AMD X370芯片组驱动,搞笑的是这个驱动的安装界面居然是沿用显卡的,安装完毕之后还会显示您的显示卡驱动已安装完成,这制作的也太仓促了吧。。。 ![]() ![]() ![]() ![]() ![]() ![]() 下面进入各种测试软件截图晒分部分: 先请出CPU-Z来检测一下,感觉检测出的名字怪怪的,叫AMD K17,而规格一栏却写着正确的名字。而且没有显示Ryzen专门的图标,我看别人检测的信息还算正确,也许我这个是测试样品的缘故吧? ![]() ![]() ![]() ![]() ![]() ![]() ![]() ![]() ![]() 下面是常用的CINEBENCH的测试成绩,软件本身也附带了一些型号CPU的对比成绩,不过Ryzen依旧排列在所有CPU成绩的前面,这也太彪悍了吧。。。。。。 ![]() ![]() ![]() ![]() ![]() 先从《使命召唤:无限战争》开始,使命召唤系列对显卡性能的要求并不算高,不过到了这部最新作品,这种情况有所改变,游戏的场景宏大,画面的细节刻画很精致。我的设置是2560 x 1440的2K分辨率,所有特效开到“VERY HIGH”,下面是游戏中的截图,大场景激烈场面时的帧数基本维持在70FPS左右。 ![]() ![]() ![]() ![]() ![]() 主板支持RGB LED光污染效果,技嘉称之为RGB Fusion,其实技嘉使用了特别的RGBW 5针接口,支持4色LED,多了白色LED光,对于颜色的深浅控制更细腻。所以技嘉的配套软件中的RGB Fusion软件可以让用户直接在调色盘中取色,理论上可以生成更丰富的灯光颜色。 ![]() 主板本身就在板子的各处点缀了LED,包括PCIe插槽,内存条插槽,声卡电路部分等等,在内存条这一侧还做了导光条,本身整体亮度就挺均衡的,不过主板上还做了两个用于扩展的RGB LED接口,一个是4针的RGB接口,位于CPU附近,主要是给到自带RGB灯的散热风扇用的(比如Ryzen 7 1700自带风扇),一个是5针的RGBW接口,位于主板边缘,我从某宝搞了两根廉价的RGB灯带,都是4针RGB的(主要考虑到5针的主板比较少,将来用在别的主板上不方便),连接主板的时候不要插W那根针就可以直接使用了。等待一软一硬,35cm左右,硬的自带强磁,直接吸在机箱顶部边缘藏起来,软的带3M背胶,准备贴在那个NZXT理线槽的背面,好在主板自带了RGB灯的延长线,方便走线,很好~~ 由于头一次玩,这两天没事就一直捣鼓光污染,换换颜色,调整一下闪烁效果等等,那个跟着音乐节奏跳跃闪烁的下过不错,另外也可以根据机器负载、温度等条件来变换颜色,很高级~~~键盘的灯也跟着换成同色系的,玩得不亦乐乎。于是顺带手还给灯效拍了几张照片,也都贴出来给大家评判一下。 ![]() ![]() ![]() 这两张是后来买的灯条到了之后拍的,装在机箱内的顶部,以及外面的底部的样子,看上去效果更棒了。 ![]() ![]() ![]() 总的来讲,这套Ryzen 7 1800X系统体验下来确实如各大媒体所说,让AMD重回高端处理器市场,性能和定价简直控制的完美,和同价位产品比,Ryzen性能高一大截,和同性能产品比,Ryzen价格腰斩,足以让Intel这个几乎垄断市场近十年的老对手汗颜,据说Intel已经在某些国家进行了降价促销,同时还对某些硬件媒体的编辑进行了公关。 这套系统我用下来也不是一路顺利,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从目前的各种消息来看,形势对AMD非常有利,媒体、玩家、用户都对Ryzen的期待很高,只要接下来AMD及时修补产品中的bug,同时快速和游戏厂商联合做更多的性能优化,相信夺回失去的市场,进军更高端的领域指日可待了。当然Intel也不是吃素的,肯定会有动作回应,但是我更期待的是后面AMD即将推出新核心的APU系统,在GPU领域比Intel占有绝对优势,相信在超小型ITX电脑、一体机领域,AMD应该还会再攻下一城。 在K7、K8辉煌时代过去十多年之后,AMD终于再次迎来了又一次辉煌。当然对于我们普通用户来讲,这个情怀并不能当饭吃,更多的还是这个市场终于又有了良性的竞争,直接的好处就是Intel要么停止挤牙膏,推出更强大的产品,要么降价,最终受益的都是用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