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包装配件做工 这台U6的包装成色不是太好,所以图就不上了。大体上是纸质封套+内盒天地盖的传统操作,开盒后是上层机器下层配件,没什么特别。值得夸一下的是4000多的机器标配送了皮套和钢化玻璃膜,还是比较厚道的。另外,由于考虑到3.5pro的平衡口和大家的耳塞可能不太适配,附送了一根3.5pro to 2.5平衡的转接线,方便了2.5平衡耳机在U6上的使用。 ![]() ![]() ![]() ![]() ![]() ![]() 小小归纳一下,U6在外观设计上没有随大流地采用“一块屏幕加个金属框”的方案,同时也没有过多地继承自家U8的设计元素来偷懒做减法,而是在颜色和形状、操控上均融入了新的思路做出来的次旗舰产品。 II. 系统与功能 U6的系统基于安卓深度定制,类似AK的套路,但U6并不能安装第三方流媒体软件,尽管有蓝牙输出功能作为点缀,但笔者还是更愿意把U6看作一台纯粹的音频播放器。U6开机直接进入播放界面,插入TF卡后首次开机会执行自动扫描曲库。U6的主要设置和各类操作大多是通过播放界面下方的三个功能键实现的,分别是“设置”、“播放界面”与“返回”。而想要选歌的话,点击三个功能键上方右侧的“选曲”按钮可进入曲库,常见的歌曲、专辑、艺术家、文件夹选曲规则都能够支持。U6的播放界面比较美观,UI的设计有简洁的工业美感。但由于U6的触控虚拟按键设计得较小,因此手指相对粗大的男士操作起来会稍有些费力,偶尔会有误触现象发生。但总体上笔者认为没到体验降级的地步。 ![]() U6功能相对单一,操控体验和索尼AK这样的国际大牌相比是有差距的,但这样的有限差距笔者认为还可以接受。为什么本文标题说U6能提供“安定感”,正是因为功能与操作的相对单一,配上优秀的声音品质,恰巧符合“安定感”的要素。至于流媒体和高码率蓝牙协议的缺失则实属遗憾,在意这些的烧友只能选择其他品牌的产品了。 ![]() III.声音体验 关于风格: U6从骨子里就是一台主打音质的机器,这一点毋庸置疑。不同于部分友商的“买平衡送单端”,U6的单端和平衡口各有特色,素质方面值得称道。而四片9318的加持和七彩虹的电路设计底子,以及绕开系统数据的“先进内存直读播放方案”,都是良好声音表现的基础。 ![]() 关于推力(搭配): 搭配方面,U6本身具有充足的推力(尽管官方标称单端输出电平2.1Vrms,平衡4.2Vrms,最大输出功率标称也只有130mW,但实际使用下来推力比很多标称几百mW的机器要充足很多),只要不是特别难搞的高阻塞或潜力塞,U6大多能够搞定,甚至直推笔者的K601也能有模有样。本文中对于U6声音的描述,主要基于AK T9IE耳塞与U6搭配的表现,同时也使用铁三角WP900、达音科SA6和Acustune 1697ti等耳机耳塞作为辅助参考。这几个东西严格讲都不算非常好推,对于控制力也有要求,但U6大多数伺候得不错。 ![]() 前面说了,笔者对于U6的音质表现是给予较高肯定的,因为在大气中正的基础上有自己的风格(有一定厚度和模拟味,但不是HuFi),同时自身素质所达到的高度,在5000元内价位属于少见的优秀。并且平衡口的素质和分离度相比单端有明显可闻的提升,当然,氛围感会相应有所降低。 万元以内价位,随身播放器产品调音通常是走两种路子:一种是整体偏透明化,大声场高解析,但氛围感相对差一些;另一种则是风格相对浓郁,走HuFi路线,注重氛围感和人声的感情。而U6走的是折中路线,既没有过于强调“素质感”而忽略氛围的营造,又不会因过于浓厚的声底而损失掉两端延伸和声场层次。U6声场纵向横向都比较开阔,分离度优秀,动态和瞬态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 ![]() ![]() 因此,在曲风适应面上U6几乎是“通吃”型的,从流行人声ACG到器乐古典大编制,再到世界音乐和摇滚方向,在声音上可以说没什么短板,虽然其音质总评分肯定无法和万元旗舰相比,比起自家U8也还有差距,但在自身所处的价位与定位上,U6是成功的。 ![]() 七彩虹U6虽然是个笔者认为不错的产品,但并没有像一些友商热门播放器一样“火”起来。一方面和七彩虹相对佛系的宣传有关,另一方面和使用了3.5pro规格的平衡口也有关系(尽管附送了转2.5的转接线,但4.4用户还是比较麻烦)。在接触U6真机之前,交流群中有人吐槽操作,因此对U6的操作一直心存芥蒂;但到手用了半个多月后觉得除了虚拟按键较小,有时误触之外,并没什么太大的槽点,系统也是相对稳定,甚至没有出现“期待中”的bug。 U6提供给用户的“安定感”,主要来源于相对单一的功能,稳定的系统,以及让人回味的声音表现。比起其他一些用ESS芯片的同类产品“霸气外露”的素质感,U6的声音要内敛和饱满很多,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健康”。而在这“健康”的基础上辅以出众的声音素质,大概就是U6被很多老烧评价为“好听”的原因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