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APP 乐享派微信公众号

乐享派

查看: 28228|回复: 0

[发烧音频] 被我强行随身的“孔雀”|SendyAudio-Peacock 实木平板耳机

[复制链接]

290

主题

677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20
首页文章
118
分享值
2542
金币
35530
发表于 2021-8-17 16: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这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圈子里,每每说到大耳机首先蹦出来的肯定会是那几个非国产的品牌,最多也就是把博士的wifiman带上(SUS我们还是要认可的),而这次聊到的Peacock“孔雀”来自一家叫做SendyAudio“声迪”的品牌,N年前第一款产品就是实木头戴式耳机Aiva“黑美人”,听过但完全不是我的菜……

DSC05095.jpg


「设计&科技」
Peacock的单元采用了Quad-Former Technology,即双面磁铁+双面磁路|双面线路+双向线路,通过简洁的构造完成了这绕口且烧脑的设计。88mm大尺寸超薄高硬度复合材料平面音膜,带来更好的高频表现,同时带来了完全不虚的大声场!腔体为航空铝材,CNC精密加工保证了声音的一致性。

DSC05098.jpg

按我自己的审美喜好我会给Peacock80分吧,100分给到实木的耳机外壳(作为一个家具爱抚者),俗魅的金色金属元素加入-20分,葵瓜子的设计-30分(他们说这叫孔雀翎,我坚持说这叫瓜子向日葵),双色8股6N的OCC4针卡农接口搭配看不懂的红蓝胶质-20分,看不懂的木质分线器-10分,金黄色车线搭配羊皮的人体工学头梁系统+30分,羊皮耳套+惰性海绵的人体工学异型耳罩+10分,标配4.4插头同时附带卡农和6.35mm转接头+10分,皮质收纳盒和木质耳机架+10分。



DSC05081.jpg
孔雀和赠送的耳机架包装

DSC05083.jpg
真皮收纳包

DSC05088.jpg
4.4-卡农|4.4-6.35|8股6NOCC

DSC05090.jpg
耳机架不错

IMG_20210816_211000.jpg
logo和重要技术露出

IMG_20210816_211014.jpg
左右标识做的不错

DSC05110.jpg
细腻的羊皮+金色车线

葵瓜子

IMG_20210816_210759.jpg
logo

IMG_20210816_210741.jpg
继续葵瓜子

IMG_20210816_210908.jpg
虽然很重但佩戴舒适

IMG_20210816_210842.jpg
葵瓜子

IMG_20210816_211020.jpg
异形羊皮耳罩

IMG_20210816_210834.jpg
最大转动幅度

虽然578克的耳机重量很吓人,但实际的佩戴感受就是完全OJBK,跟某“刑具”完全两码事好吧~我最近偶尔连续“肝”两张专辑,也没有任何“佩戴后遗症”出现。




「声音表现」

“最近业内非常流行商业互吹,某糟老头子就在吹友商播放器,而被吹的这个播放器品牌负责人又在狂吹几个耳塞&耳机品牌,其中就有SendyAudio的Peacock,所以秉承着“打人必须打脸”的原则,我选择了用QLS-QA390LE作为“孔雀”的标配来聊聊声音……
                                                         ”

IMG_20210816_210825.jpg


QA390LE设置增益模式:中|耳放电压:中|调音风格:醇厚|声音模式:缓降|卡农接口

首先说一下设置,增益选择部分是被QLS的大Boss安利的,对照高增益的设置确实声音更润更耐听;调音风格选择醇厚,是在AB了多首曲目之后发现这个设置在器乐表现的丰满度上会比清丽更适合我;而很多朋友一直不知道怎么折腾,又或是完全不知道这什么设置的声音模式:缓降,相信我闭眼选缓降就对了;最后说一下最最最玄学的部分,我用卡农接口和4.4反复AB了“Explosions polka ”开场的那一声爆炸之后,决定了用卡农接口来写这套组合的声音,对比4.4的声音,卡农接口下对于那声爆炸在空间感、动态范围、残响的控制上表现得更好!

IMG_20210816_210941.jpg


QA390LE搭配Peacock在设置合理之后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润”。这个“润”带来了很强的音乐性表现,在处理一些微动态的时候不会让人觉得突兀;比如某些耳机听人声像是分析人声,而这个耳机听人声除了歌者的特质外还有很强的人味儿;特别听交响乐的时候,能带给人更强的安定感,更打动人。当然这个“润”也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也许别人就喜欢更凌厉一些的声音呢?

人声
Peacock的人声会有很明显的头中效应,特别是好的录音和那些所谓的“HiFi人声”碟,而这个头中效应就要看个人喜好了,我自己其实蛮喜欢这个感觉(而我身边有好友就非常排斥大耳上的头中效应,所以看他自己选大耳的时候也是费劲得狠)!

张国荣的《宠爱》这张专辑非常适合用来作为照妖镜,有的搭配听下来会让人声显得非常“妖娆”,而正经设备的表现就是在展现哥哥那特有的“性感”特质的同时完全跟“妖”没有半毛钱关系,特别是气息部分的表现,非常自然。Taylor Swift《Evermore》人声的口型非常清晰,对于一些细枝末节的人声细节表现到位,同时有一定的厚度支持,听着完全不刺激。柴田淳《おはこ》的这张翻唱专辑是我特意选来进行“女毒”对照的,高音“很高”不刺激,人声厚度和鼻音的特质很明显。

陆陆续续也用一些英文和华语流行歌手尝试了这套搭配,Peacock真的让我非常的词穷,它能轻松的把人声特质表现出来,它能让你听完整张专辑都不累,过于明显的人声“头中效应”表现却会非常的因人而异,但至少我是喜欢的。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 喜欢偏刺激和解析以及追求人声线条感的,可以无视这个耳机了!

IMG_20210816_210918.jpg


OST

在原声与看电影这个用途上面,对耳机的考验更多是大动态、极低频、微动态、瞬态的综合带来的空间感体验,恰好我又是个比较喜欢折腾原声的人……

《白蛇·缘起》中的“白浪滩对峙”恰巧集合了前面提到的各个方面,首先一开始的大动态与极低频带来很强的空间感,那一声琴弦搭配着几个乐器,后面的笛声要破不破、以及空白处的琴声solo,和结尾处琴声的残响控制,确实很带感。《1900》的原声中声音的通透度非常好,在表现钢琴时甚至能把上下两端的延伸营造出来,而钢琴的泛音确实好听。

包括像《coco》、《末代皇帝》、加勒比海盗系列的原声陆续尝试了以后,发现似乎除了低频收得稍微的慢了那么一丢丢以外没什么不好的!

IMG_20210816_210900.jpg


纯音乐

大耳机不就是用来听古典的么?古典的类型其实有很多,但我确实是个不太爱听歌剧的人,所以这里就有了纯音乐这么个概念……

DG2007版柏林爱乐和卡拉扬的《Beethoven:Symphonies Nos.3 "Eroica"&4》背景干净、声场展现与声音密度都很合理,“Symphony No. 3 in E-Flat, Op. 55 - "Eroica": I. Allegro con Brio”尾段有很多渐进的地方对于细节的处理和大动态的演绎能让人能听得非常轻松,大场面起来之后器乐的层次与分离度也是很OK的;“Symphony No. 3 in E-Flat, Op. 55 - "Eroica": II. Marcia Funebre (Adagio Assai)”开场这一段能有非常好的空间感和器乐的延伸感,让人很轻松的感受到层次的递进,这个组合最大的惊喜是声音的润泽度带来很高的音乐性,可以让人完全沉浸下来。

《Ein Straussfest: Music of the Strauss family》就是传说中的红衫仔那张被无数人用来作为试音碟的专辑;“Explosions Polka, Op. 43”被我反复用来测试QA390LE的几个接口声音区别,主要是开场那一声爆炸,对于器材的瞬态、声场都是仅需一耳朵就可以试出是“生猛海鲜”或“拉垮”,QA390LE+Peacock很好的把爆炸那一下的声场、动态、以及爆炸之后的弥散带出的空间感展现了出来,当然我觉得弥散的时间如果能再快那么一丢丢,就非常的完美了,曲目中段那几声鼓敲下去蓬松绵密,整首曲子的表现饱满。“Im Krapfenwald'l Polka (In the Little Jelly Doughnut Woods Polka), Op. 336”中的汽笛与鸟鸣无疑是添彩的部分,而整首曲目有很多起伏的部分,对于器材的微动态和大动态都有比较明显展示,特别是尾段汽笛+鸟鸣+琴声的组合能给人一种非常自然的细节展现。

《Vivaldi: The Four Seasons; Concerto for Oboe & Violin, RV. 548; Concerto for 2 Violins, RV. 516》The English Concert Simon Standage·Trevor Pinnock的版本,算是我自己众多四季版本里比较“奇葩”的一张,录音好、炫技多,所以这也是我觉得最华丽的一个四季版本。单独把这张专辑拉出来是因为中间的羽管键琴,能提供一个长且稳定的持续鸣响,在部分乐章中会听到,QA390LE+Peacock恰巧能非常好的表现出那持续的鸣响,同时弦乐部分不受影响。

这套组合听纯音乐是让人非常舒适的,没有刻意的素质展示,一切都是非常自然,并且有非常润泽的声音表现,久听不累;当然非要挑刺的话就是低频再少那么一丢丢或者低频收的速度再快那么一丢丢就更完美了!

如果预算刚好卡在2W左右要一套设备的话,我觉得完全可以闭眼QA390LE+Peacock了,毕竟在写这套搭配的时候我是抱着挑刺儿的心态在搞事情,结果就陷进去了!




「关于搭配」

又又又到了传统的保留项目,凡尔赛时间了,确实我是一个随身玩家,所以随身的砖头我是真的有很多,非要强行搞一波事情不是我的本意,而是因为确实有太多的朋友想用随身的设备去搞定一个大耳,特别是这个大耳貌似大家都说好的时候!于是……安排!!!


乐彼LP6白金版

4.4口下的声音表现会更突出声音的素质,让音乐听起来更生猛一些,而我自己更喜欢6.35下的润泽度。在听大编制的时候这种区别就更加的明显,4.4口的瞬态会更好,特别是对于低频部分的表现也更干净一些,而6.35则会让整个声音听起来更蓬松hufi,当然这就看个人喜好了。而这台机器最强的地方是人声,依然明显的“头中效应”,人声的细节被放大,噗你一脸,但那种饱满且蓬松的感觉即使是女毒也完全不刺激就很吸引人了,而4.4口下的人声会给人一种更素质更高更怼人的感觉,听起来确实爽,但听不了多久就会有点累了,所以这台机器搭配Peacock听人声我强烈建议老老实实用6.35就好。
IMG_20210816_210817.jpg

如果稍微蛇精病一点的玩法就是把Cayin C9加入进来,整个声音的表现就要比直推从容了许多,人声的口型会缩小一点,而声场会舒展很多,人声的细节表现更清晰之后也依然润泽……

DSC05160.jpg


Cayin N8

好了又到了我日常吹Cayin的时候了,这绵软无力的4.4emmmmmmmm。果断换到了3.5口电子管模式,别说还真能把孔雀推出点样子来,至少声音没有4.4那么疲软和空,特别是在空间感、瞬态、大动态上推的有模有样,对比大器材缺乏的可能就是声音的密度和那种安定感吧。大编制至少在我这里是能听的,对比QA390LE下相同纯音乐曲目能达到7-8成左右的实力,这就已经非常可怕了好么!!!而人声的表现就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短板,人声比较点肉,有点含着不够舒展……

DSC05158.jpg

hufi了,声音彻底的舒服了,3.5口电子管接上C9之后就是这么个感觉。终于人声没有“头中效应”的组合,你敢信?人声表现非常的润,细节表现也没有缺失的感觉,还在厚度上有一定的加持!!!交响乐的表现,空间感明显,声音润泽度非常高,那些对于声音张力需要表现的地方也能非常到位的体现出声音的密度……

DSC05162.jpg


Astell&Kren SP2000

用SP2000推出来的Peacock还真有点意思,背景很黑很干净,在器乐的表现上非常的通透,又具备一定的润泽度,带来非常有音乐性的声音,高频延伸不弱,但短板就是略显疲软的极低频表现。流行人声居然也没有“头中效应”,非常舒适的声音,特别是用来听日系女毒类似“神婆”、柴田淳这样的都是让人觉得可以一直听一直听的;Sp2000+Peacock这个组合几乎通杀了所有的流行人声是我没有想到的,直推就能有这样的靡靡之音(¬_¬)……

IMG_20210816_211008.jpg


乐彼 W2

我确定在这里丢出一个W2不是来搞笑的,不讲道理W2推出来的Peacock居然比我手上某两台播放器更好,当然缺点就是声音密度和声音的宽松度上对比旗舰级的播放器还是能有一耳朵的差距,但这个很正的音色真的达到了又不是不能听的层次……

IMG_20210816_210751.jpg




DSC05128.jpg

这是一篇被我强行“随身化”的大耳机听感分享,抛开个人对于设计上的一些偏见我觉得这是一条非常OK的耳机:能够让人听得非常舒适,声音在保证素质的前提下有润泽度,长时间佩戴没有气闷和疲劳感,对于前端友好的适配性,非常理性的四位数的售价,其实是可以闭眼买的。but……官方开了一堆试听机煲开了可以安排,你甚至可以愉快的白嫖完再决定买不买!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越发期待有更多的国产品牌能够在大耳机上进行尝试和突破,也希望大家对国产品牌多给点机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分享页面
我要投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