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4-7 10:21| 查看: 33199| 评论: 0|原作者: 扁扁|来自: LOXPO
感谢@乐享派LOXPO 及 @索尼随身影音 ,多谢你们给予我的这次机会。那么小弟就不墨迹了,直接进入主题。![]() SONY 信仰大法家是那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品牌,世界上最出名的数码产品品牌之一,在这里就不需要多说了吧。这个ZX2作为ZX1的全面改善版本、自然在HIFI发烧界也是如雷贯耳。 容小弟在这里再次谈一谈ZX1,NWZ-ZX1的面世是SONY Wlakman 35周年纪念产品(Wlakman创立于1979年,当时也是世界是第一款随时听的面世)、而ZX1面对的是市场的顶级随身播放器而特别研发生产滴,这次主题的ZX2则是ZX1的延续升级版本。 容许小弟偷偷懒、直接采用官方的配置图吧。 ![]() 下面直奔主题。 一、外观 配件 ![]() ![]() 正面的ZX2相对于前作ZX1来说其实修改并不多、主要是线条感更简练一些,如果非要做一个对比的话、ZX2的确没有ZX1那么精致,但却简约和显得硬朗一些。 ![]() ![]() ![]() ZX2大致的曲线设计上还是沿用了ZX1的设计、一样采用了平面化的3.5mm接口(这设计非常精炼、用处是能完美兼容所有3.5mm的插头使用),然后就是数据接口,并增加了TF卡的支持(ZX1不支持喔)。 ![]() ![]() 背面依然是采用手感一流的贴皮设计、然后NFC的加入也是必然滴,Wlakman的LOGO也依然存在(不过ZX2的皮面的手感偏粗糙、没有ZX1那么细腻精致)。 ![]() ![]() ![]() ZX2侧面功能按键分布跟ZX1是一致的,但是ZX1的左侧的功能键全部采用凸出设计、而ZX2则全部采用凹陷式设计(有效减少误操作),而且按键也全面的扩大化,盲点当然也是必须的啦。右侧跟顶框位置跟ZX1一致、就是虾米都木有,边框上面ZX2采用了圆弧式设计、抓感相较于菱角的ZX1来说很舒适。 ![]() 配件方面,大家都差不多咯,我这次收到的配件只有数据线及一个工艺不错的皮套,然后机器后面侧有个空盒子、应该是那一大叠说明书吧(大法家是专业说明书品牌、那个多、那个详细啊)。 小结:正所谓“精于简、现于形”,ZX2在ZX1的基础上修正了很多细节、使得更具备人性化,不过在工艺的细腻度上却并没有ZX1来得那么精致,显得略粗犷了点。 二、特色功能介绍 界面及功能展示 1、不得不发的SONY宣传页 ![]() ![]() ![]() ![]() ![]() ![]() ![]() ![]() ![]() 顶级公司的宣传页面做得确实是一流,非常精准的描述,而且又极具备欣赏感(上面的截图已经非常精要的说明了ZX2的一些功能及特点)。 2、界面及功能展示 ![]() 一些功能提示和界面操作、这里就不详细描述了。 ![]() 原生桌面及播放界面的展示。 ![]() 如何添加音乐资源的封面操作。 3、跑分 尺寸对比及重量 ![]() 跑分则显得就比较悲催了、才1W2,最入门的安卓配置水平,还好是2g的ram(在实际使用时候、特别是读取DSD文件会显得有点卡顿,反复切换更是很明显的出现卡顿情况,虽然配置很矬、但是却换来了比同级播放器更优越的续航时间,DSD都能达到16小时的连续播放时间、FLAC类的无损能达到40小时左右的续航、MP3类更能50多小时,非常牛的续航能力)。 ![]() 整个体积来说还是拿捏得很不错的、用于对比的是小壳的G9X,小手的用户也毫无压力。 ![]() ![]() 重量还是OK的、略显得沉甸甸的。 小结:基于安卓4.2.2系统的优化,显得还是很人性化的,就是由于执着于续航能力、导致硬件配置太过于入门,日常使用会感受到卡顿等问题,重量还算过关、不过整体略偏重。 三、声音评测 1、设备 ![]() ![]() 这次的主角与搭档,测试的耳塞分别是AKG K3003及撒哈拉魔蛇 MS800,而耳机则是飞利浦 X2和SONY 1A。 2、音源 ![]() ![]() ![]() 从左到右、从上至下的顺序分别为: 逃跑计划的《夜空中最亮的星》(AIFF格式、16bit 44.1khz 1411kbps) Linkin Park的《Leave Out All the Rest》(AAC格式、16bit 44.1khz 256kbps) 张国荣的《为你钟情》(Apple Lossless格式、16bit 44.1khz 776kbps) 卫兰的《温差》(Apple Lossless格式、16bit 44.1khz 893kbps) 泰坦尼克号原声的《Hard To Starboard》(DSD格式、1bit 2.8224mhz 5644kbps) 石川绫子的《初音ミクの消失》(FLAC格式、24bit 48khz 2313kbps) 3、评测 ![]() ZX2+AKG K3003 《夜空中最亮的星》是逃跑计划最热的曲子,带有一定的空灵感、人声略靠前且刻画非常细致、而且三频的整体度极其理想、体现出了K3003在素质上跟中频上的造诣;而《Leave Out All the Rest》作为一首金属乐曲,现场感很突出、特别在乐器的分离度及结像上、而K3003自身属于偏中高频所以低频的量感跟下潜都并不突出但却足够。 (这两首音源的演绎上明显是《夜空中最亮的星》要更为理想、而且还带有一丝丝空灵感,毕竟K3003面对像《Leave Out All the Rest》这种曲风的时候还是显得过于小资) 哥哥的经典作《为你钟情》,在这个组合的表现下非常温润、有一种回到90年代的感觉,中频人声完美表达出了那种缠意绵绵、温润而又略带粘感的意境;肥婆兰2010演唱会的《温差》、前奏的钢琴演绎的很顺滑、女声部份的感情表达很到位、在吉它solo的回放准确度高而不毛刺。 (《为你钟情》及《温差》的演绎都极其出色、完全发挥出了K3003中频那种丰富的感情、温润又顺滑的听感,可以说在ZX2驱动下的K3003中频极其出色而且并不会显得唐突又或带有毛刺感等不和谐因素) 泰坦尼克号原声《Hard To Starboard》这首音源有点像是给K3003定制一样、让K3003表达出了奥地利人喜欢的那种古典乐、衔接好 顺滑度高、整体感出色、并且带有一定爆发力;石川绫子这首《初音ミクの消失》是一首高品质的音乐资源、曲风轻快而紧凑的弦乐类音乐、K3003的其中一个优势就是线条感非常细腻顺滑、将小提琴声演绎得如同行云流水。 (《Hard To Starboard》&《初音ミクの消失》两首高品质资源在ZX2跟K3003的组合下都显得非常出色、完全发挥出了K3003的圈铁混合发声单元个子的优势,动铁单元给予庞大的信息量、动圈单元给予了足够的泛音和顺滑度) 小结、ZX2+K3003是一组非常出色的组合,ZX2发挥出了K3003中频的温厚感、润感及人声感情上的刻画、并且整体细节、解析力定位都有很明显的优势,并且不会出现K3003在一些播放器上显得毛刺感重、齿音多、声音过于锐、甚至整体感乱和缺少层次等问题。(ZX2驱动出来的K3003非常全面、原本推得不好的问题比如高频毛刺感强、低频太过残废、泛音少、声音太锐等问题都完全改善了,强烈推荐的一个组合) ![]() ZX2+撒哈拉魔蛇 MS800 MS800的风格是比较均衡又略带点木讷的、在ZX2的驱动下的《夜空中最亮的星》、人声的暖厚感很出色、比乐器更为突出;而《Leave Out All the Rest》的表现,中低频段的泛音量感表现到位、解析力还不错、不过声场略缺乏一些。 (这个组合的《夜空中最亮的星》、《Leave Out All the Rest》的中频人声表现得都很不错,但是很奇怪的是MS800原本是一个在同价位整体度很高的塞子、结果在ZX2的驱动下却是偏人声的一个风格走向) 在《为你钟情》演绎上、ZX2+MS800还是人声上较为突出、三频的衔接不错、音色偏暖也较为润泽,不过人声齿音略显得有点过多;而卫兰的《温差》前奏演绎到位、卫兰那种略显得有点儿爆发力的质感也到位,不过还是缺乏了一些声场跟层次感。 (《为你钟情》和《温差》在ZX2+MS800的表现还是偏中频人声为主、还是缺少了声场和层次感方面的演绎) 这个组合出来的《Hard To Starboard》表现得就显得比较中庸了、虽然泛音跟整体感表现得还不错,但是缺乏了分离度跟声场;《初音ミクの消失》的弦乐表达的不错喔、虽然线条并不算很细腻,但是ZX2驱动下的MS800在这首音源上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不会有任何的毛刺感及不和谐感、衔接也很到位。 (虽然《Hard To Starboard》音源本身品质很高、但是由于搭配的耳塞只是入门偏进阶级别,所以素质还是略显得跟不上,而且这个搭配出来的声音是偏中频、还好的是在《初音ミクの消失》的演绎上来说还算是很不错的、在这个级别的耳塞上算是很出色了、无论是衔接、顺滑度、音色的拿捏都到位)PS:想不到ZX2驱动的MS800居然是偏中频、看来MS800的可塑性比较高喔。 小结、这个组合有点颠覆了我对MS800的看法、本来是比较均衡、而且结像跟定位都较为出色的一个声音,而ZX2推出来的声音却是偏中频人声为主、声场跟结像都没有体现出来,幸好中频人声还不错就是了。(这个组合完全是偏人声中频为主,因为原本MS800是很均衡的一款耳塞,结果给ZX2推成这样,老觉得有点怪) ![]() ZX2+1A 自家的组合、在《夜空中最亮的星》的表现非常均衡、解析力跟定位都不错,人声方面跟乐器类显得在同一个位置上、整体度很高,而且人声声音细腻度好、就是结像略显得有点过小;现场版的《Leave Out All the Rest》依然是声场上的演绎很到位、三频均衡度也显得很工整、结像虽然偏小但是整体显得很均衡、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缺点可以说。 (这两首音源的演绎表现出了1A跟ZX2的配对上是没有问题的、非常整体的声音,优点就是没有明显缺点,硬要鸡蛋里挑骨头的话就是略显得声音呆板) 《为你钟情》前奏提琴声音比钢琴更为好一些、人声显得比较中性、略缺少一些暖厚感跟润泽度,优势是声场整体较好、乐器细节表现很到位;这个组合在《温差》的表现跟哥哥的为你钟情差不多、细节感非常到位、人声站位跟器乐类属于同一个位置,显得包围感比较好,但是还是略显呆板了。 (两首人声音源、一首录音棚录制一首现场录制,居然在ZX2+1A的演绎出来声场都很可观、三频均衡度非常出色,虽然略欠缺一些暖厚感跟感情,但是综合表现还是值得认可) 两首器乐类的音源、《Hard To Starboard》表现出了那种略带点空灵感、细节刻画到位、衔接跟细腻度也不错、高潮部份的爆发力也足够,不过定位略弱一些、显得较为平面化;而《初音ミクの消失》的表现无论是声场 解析力 乐器之间的衔接、还是提琴的润泽感、泛音都较为出色,也是1A在这几首音乐上表现最为理想的一首。 (器乐类的音乐在ZX2+1A的组合上表现得很不错、尤其是石川绫子这首初音ミクの消失) 小结、这个组合出来的声音给人的感觉是很正式、不带太多的个性的一种体现,不过在弦乐上的表现较为出色,可以说是一个没有明显短板的一个组合,缺点就是人声略缺乏一些感情上的刻画。(很均衡的一组搭配,非常均衡,没有明显短板,就是略显有点呆板) ![]() ZX2+飞利浦 X2 在《夜空中最亮的星》的表现有点像1A那样偏均衡、但是配乐听起来非常舒服、人声感情刻画到位,音色不偏冷也不偏暖的一种中性声音,层次感尤其出色;而在《Leave Out All the Rest》的人声细腻度感受上出色、三频的均衡度及衔接都到位、就是缺少一些顺滑感。 (原本还以为X2会显得比较呆板,结果ZX2驱动的X2人声感情表现到位、而且三频一如既往的出色、整体层次素质都过关) 两首人声为主的音源、《为你钟情》配乐方面表现很到位、均衡度也可以,但在人声方面只能说尚可、略缺乏暖厚感、而且齿音有点多而拖尾了;《温差》的演绎、还是如同哥哥的为你钟情大致一样、还是配乐表现出色、人声显表现只属于一般,好在细节上的刻画还算到位。 (在对暖厚感跟感情演绎要求比较高的音乐,ZX2+X2并不算好、只能说过关,主要体现在人声的润泽感方面不足) 对于《Hard To Starboard》这类别的音乐是比较有优势的、声场出色、三频均衡度好、解析力定位等等都显得很专业而准确;X2的《初音ミクの消失》细节非常丰富、层次感也出色、三频衔接也没有问题,就是如果音色略暖一点就更好了。 (ZX2+X2的组合、对于器乐类的表现是毋庸置疑的,各方面都出色、就是如同上面说的那样缺少点儿暖音色) 小结、ZX2+飞利浦 X2的双二组合、整体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表达比较中正的数码声、倾向于定位 解析 声场 层次感等,对人声的感情刻画 暖音色方面略显缺乏。(大致跟1A表现差不多、人声跟解析力方面比1A略好、但是作为一个大耳机来说还是偏清瘦了一些) 以上听感均采用ZX2原厂默认模式评测,并没有调节任何EQ或者功能。 PS:ZX2下的K3003小编非常满意、可以说是ZX2把K3003侍候得贴贴服服,特别在中频上的表现尤为出色、让我想起了K701那种中频,但是整体素质又比K701更理想。 总结、 优点、 非常出色的续航能力 音频格式上的全兼容 推力到位 对耳机的兼容性好 自身声音略偏暖 人声和整体素质解析均出色 设计很人性化 功能多 缺点、 工艺不如前作ZX1 屏幕略小而且有三下巴问题 配置太抓鸡导致反应慢和卡顿 待机解锁的时候会出现短暂的咝咝声 3.5mm母座略松动(不知道是否因是测试样机太多人试用导致) 毋庸置疑ZX2相较于ZX1可以说是全面性的提升,而且提升就如同价格提升一样那么出色,风格也非常讨人喜欢、不会像一些同级别播放器那么略显得呆板或者过于数码味。ZX2有点像sony90年代的Walkman那样、略偏暖中频出色,而且比那个时代的播放器素质更高、细腻度更出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