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谢撒哈拉品牌提供试听耳机,以及乐享派提供了试听机会。从拿到这样一副撒哈拉MS600耳塞到今天,已经过去半个月的时间了。而迟迟拿不出简评是因为我一直才权衡如何措辞才好的缘故。说实在的,这年头想讨论一下耳机也挺难的,首先你得有拍摄技术,其次你要有文采,最后你的标题还要够亮眼。我看论坛里之前有很多朋友已经放出了MS600的使用感受,有巧用电影名称的,有用巧克力广告的,有标题非常亮眼的,然而最后我还是决定用这样一个平凡的标题,正如我在这半个月里拿来试听而反复循环播放的那首歌——《平凡之路》。 然而在开始评测之前,我得先说几句,写在稿子上的话:
我想,hifi是一种追求,而愿意把自己听到的器材的感受写出来与人分享的人,应该能从中感受到分享和探讨了乐趣才对,而不是争个首发听感或者去吵个面红耳赤。记得有这么一句话:“初烧玩旗舰,老烧品低端,土豪戴定制,没钱就看看。”而拿到MS600的时候,我才突然发现自己只是一个初烧罢了,MS600是我第一次尝试的低端定位的hifi耳塞。是的,之前听过的最廉价的入耳就是铁三角的IM03了。这世界上并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所以我们也并不能够指望一个低端定位的HIFI耳塞能给我们带来那些次旗舰甚至旗舰级耳塞的感受。它就是这样一款平凡的塞子,有它沉默的闪光点,的当然也必然有它的先天不足。试听的人如果是要为这样的塞子写写评测,那么就应该对那些没有试听机会,看评测就选择是否购买耳塞的烧友们负最基本的责任。特别是选择购买这样的塞子的烧友其实大多是预算极其有限,也从来没有hifi发烧经历的。所以我的选择是——不黑不吹,有一说一,少一些花哨,给一个尽量理性或者说是尽量中肯的评价。
 好吧,那么我们先从开箱开始?顺便来聊一聊这根小塞子的用料和一些设计元素。
第一部分:开箱和配件简述
 其实写开箱的同学很多,那么我们还是要按顺序来一遍。MS600的包装盒与MS800是通用的,厂家采取贴标的方式来告知用户,盒子里的究竟是800还是600。同时,正面有透明窗口能够直接看见塞子的情况,包装盒上明确表示了它的用途:娱乐,手机,游戏机和笔记本电脑。
主要内容包括:耳机主题一支,出厂配中号硅胶耳套,不可换线设计,耳机线长度为1.1米左右,很细感觉明显和hifi线材有所差距,耳机线带分线器,能有效缓解听诊器效应。插头为标准三级3.5头,无线控,无麦克风。另外配有一对小号和一对大号硅胶套,黑色绒布收纳袋一个,里面有一对记忆海绵耳套,保修卡一张。配件虽然非常简单,但是该有的都有了。记忆海绵耳套质感不错,原配硅胶套偏硬,可以和索尼的哥伦比亚系列耳机硅胶套进行替换。替换了耳机套之后,不但能提升舒适度也能提升听感,这个后面听感部分再说。
 好,那么我们来看看耳塞的本体,全金属的腔体,加工水平不错,细节都很到位。外圈拉丝,内部腔体磨砂,机身有花体字品牌标识,在某些地方和铁三角的塞子一样注重颜值。其实一开始拿到这对塞子的时候,我还以为我拿到的是一副动铁——完全封闭的腔体里,怎么能装动圈单元呢?然后我翻到了侧面,在L和R的字母标识后面的腔体上有一个小孔,扒掉耳机套,在内测也有一个小音孔
 那么看来它确实是一支动圈耳塞了。而这样近乎于完全密闭的腔体会对动圈的声音产生怎样的影响,在后面的声音评价中我也会给出自己的一些猜想。
第二部分:主观听感
听感这种东西是很主观的,你配的前端不同,听的歌曲不同,那么自然得到的感受也会不同。虽然MS600是一支定位为入门级的小塞子,但是我还是尝试了不同的前端,恩还是那张经典的评测台合影:
 主要搭配的硬件除了图上的苹果小胖子,乐彼LP5,IBASSODX90之外,还有新鲜出炉的SONYD100,飞傲X5和小米M3,以及PSP游戏机。。。主要拿来进行对比的耳塞其实并没有同价位的其他耳塞,所以只能很不公平的使用了铁三角IM03。
声场形状:
声场也就是模拟出来的现场演绎的空间感,耳机的声场,其实并不是越大越好,只要不显得拥挤,形状基本是个规整的圆形即可。那么对于低端的耳塞,其实声场是否圆满,也可以退而求其次,只要不拥挤就足够了。
在MS600官方给的自我定义里,说它为小编制而生。那也就是说明了它的声场并不大,在实际聆听中,耳机的声场也会受到播放器的影响,而且也很明显。那么考虑到买这个塞子的基本上是不可能会买乐彼LP5的,当然买了LP5的说不定会买一个MS600来当玩具?所以LP5下的声场就做个参考第一个说,LP5的声场无疑是我所拥有的随身器材中最大的,也相对最规则。但是很不幸,ms600配合LP5会产生一种不自然的塌陷和扁平感。而配合D100的时候,声场也不自然。在DX90【映呈mod版】下,声场基本能够接受。
不过幸好,MS600听听一些小编制的协奏曲,感觉没有很严重的拥挤感。
 三频分布:
之前在耳机硬件分析的时候,说过这个耳机是近乎全封闭的腔体,耳机套也是比较硬的硅胶套。那么结合实际听感,MS600的低频刚开始的时候相对于中高频而言,显得肥厚过量下潜还算到位,在低频弹性上有明显收不住的趋势。
中频方面,中频比较薄,没有十分充分的能量感。在低频挤压了中频量感的同时,使得人声显得并不贴面。那么就很明显它的声音是比较混的,偏重下盘。因此使得ms600少了一份灵动与通透,多了一些浑浊与臃肿。整体声音显得不立体呈现一种扁平感,有一种不够鲜活的感受。
高频的延伸性不如低频,很暗淡当然带来有利有弊的结果,好处当然就是很少会感到刺耳,特别是听一些电音的时候比如像陈奕迅的《不要说话》在2分46秒时开始的电音,听起来显得柔和了不少。那么弊端当然也很明显,细节的缺失和通透性的下降,让人有声音不清晰的感受。
也许MS600的动圈单元需要更粗的气孔?就像AKG的K240S人工开孔之后明显改善?另外在替换了索尼的哥伦比亚耳机套之后,高频略有改善,MS600的低频也被回收了不少,目前而言,还是偏多。不过这种声音,倒是可以配合欧美饶舌爱好者。
齿音和底噪:
这两个方面,MS600没有任何问题,虽然它的灵敏度高达110db,但是在绝大多数前端上并没有什么底噪,得益于高频的黯淡,它可以把很多歌手的齿音完全压制住。主要测试的歌曲是《平凡之路》,朴树这次复出的歌旋律非常不错,朴树的嗓音也保持的不错,但是他的齿音呈现出一种完全无法收住的状态,不过用MS600来演绎平凡之路,倒是能把齿音给和谐掉了。
 第三部分:遗憾和建议
作为一款入门耳塞,我认为固然MS600的表现已经可以接受,但是它的设计上依然有一些遗憾。MS的全系列都不支持换线,然而实际上作为一个低端入门塞,很多人可能只是用它来替代手机耳塞或者拿来打打游戏,那么为什么不给MS600配上线控和四级3.5头呢。实际上在200往下的价位的耳塞并不需要如此执拗的追求HIFI,把产品的分层做出来,让它们能够形成不同的高低搭配或许更理想一些。
这几年国产耳塞一直呈现井喷态势,连天天动听和晨光文具都开始做耳塞了,还有各种曾经的代工厂的自主产品,比如魔弓,而同样新的品牌比如血色围城等,以前的器材厂比如IBASSO,都出了各自的耳塞。现在就连入门耳塞市场上都充斥着各类产品。那么MS600应该如何杀出重围,我想除了颜值击败对手之外,声音和可玩性应该也可以进一步有所提升。而MS600的价位也决定了大部分购买它的用户并不会有耳放甚至都不会有hifi前端,所以更明确的把自己定位到直推神器上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