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APP 乐享派微信公众号

乐享派

乐享派 门户 文章列表 爱体验 查看内容

享声Esther M1---国砖不砖,玲珑秀气显慧智

2015-9-8 11:03| 查看: 31113| 评论: 0|原作者: 52sherlock|来自: LOXPO

摘要: 写在题前---------- 对享声最早的认识是在一两年前,去电脑城实体耳机店,看着店里那堆得有点像小山的台式机,几个硕大的英文字母“SOUNDAWARE”显得很有逼格,外观则是大气稳重、四方规矩,呈现给我的感觉就是三 ...
写在题前----------

对享声最早的认识是在一两年前,去电脑城实体耳机店,看着店里那堆得有点像小山的台式机,几个硕大的英文字母“SOUNDAWARE”显得很有逼格,外观则是大气稳重、四方规矩,呈现给我的感觉就是三个字:高大上,当时一度以为是洋货精品,台机碰得不多,也没去详细了解这个高大上的英文名“SOUNDAWARE”背后还有一个写意的中文名“享声”。感谢享声和LOXPO这次的试听活动,为我了解这个技术沉淀多年的实力厂商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这次的评测对象是享声的随身DAP---Esther M1 模拟版,Esther在希伯来文中是星星的意思,希望之星,作为享声进军随身DAP市场的 Esther M1也可以说承载了厂家极大希望的试水之作。我估计以后享声的随身DAP产品线也会以Esther XXX的方式来命名。

另外该篇评测的目的还是突出DAP播放器的特点,以操作体验和听感素质为主,而不是来安利有了Esther M1的用户去买哪些耳机,所以不会挨个去试后端耳机,只挑选大家耳熟能详的耳机来搭配。关于LO口的功力暂不评价,等耳放修好寄回后再作一下补充。同轴输出因缺乏合适的器材比较就不提及了。

话不多说了,我们马上进入正文-----------


国砖不砖,玲珑秀气显慧智

外观篇

提起国砖,大家第一个反应就是“傻大粗”,外观奇葩形似家电,尺寸巨大重如板砖,声大力粗能推大耳,但欣慰的是听感素质还不错,比大法、韩棒等坑钱货来得实在。拿到Esther M1模拟版,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国砖也能做得如此小巧精致,一反我往常对国砖的印象,整体形状是一个规矩的类长方体,长宽是115*59mm,厚度15mm,大小具体请看图片,比银行略宽一丝,长2cm,在手上刚好盈盈一握,拿着确实还能掂出一些份量,却不会死沉死沉,不像金菊花整体密度感那么足。

IMG_3594.jpg

IMG_3598.jpg

IMG_3620.jpg
外壳是两块铝合金CNC工艺的外壳,正面侧面是一整块,背板是一块,两块壳使用胶水粘合,合缝还算控制比较到位,没有感人缝隙。表面作银色喷砂,有点类似以前玩过的QA360,但感觉Esther的喷砂颗粒更加细腻,显得更加典雅而非粗犷。感觉喷砂处理过后更加耐艹,基本上有划痕用手擦擦就复原了,当然太深的痕迹这种方法还是没用。边角都做了倒角处理,拿在手上一点不割手。

IMG_3601.jpg
国砖奇葩的外观其实就是为了增加产品的辨识度,外观设计最关键的就是整体形状、屏占比、按键分布、材质处理、插槽(孔)分布和LOGO。一款成功的播放器除了得好看,同时也得考虑实用性。Esther M1采用比较常见的设计,合理的将按键、插孔(槽)平均散在每个面,整体按照右手持机的工学来分布按键,正面与右侧面按键都能被右手拇指所覆盖。

IMG_3606.jpg
正面按键区属于上下对称结构(其实本人更喜欢左右对称一些,不过萝卜青菜各喜各爱吧),为返回、菜单、歌曲播放导航键,导航键还可以往中间挪一点,操作起来更方便。

IMG_3613.jpg
右侧面是使用几率略低的开关机和音量键,左侧面则是我基本用不到的锁机键。另外还有散热孔和重置菊花键。

IMG_3621.jpg
上方分别是PO、LO、同轴口。

IMG_3618.jpg
下方是充电口和TF卡槽,这个TF卡槽的防尘塞是个槽点,这么高档的机器竟然会用这么一块破橡胶皮子,不能完全覆盖这个凹槽就算了,竟然边缘还不平整。还好厂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免费提供全新模具的防尘垫,虽然还无法得知是个什么样,但重新设计的应该以上问题都解决了吧。

IMG_3619.jpg
功能使用篇

开机后,M1模拟版主界面是存储----音乐库----设置----系统升级----关于本机----正在播放----最近播放列表----收藏,每级菜单都只能通过返回键和确定键(就是播放/暂停键)操作。M键算是唯一的快捷键吧,按一下就到主界面,再按一下就进入播放歌曲的界面,使用熟练了就很便捷。但正面按键手感不是很好。  

除普通设置外还有一些智能化设定:智能淡化设置,是用以减少切歌的时候继电器啪嗒的声音,不过有种然并卵的赶脚。另外播放歌曲时拔下耳机会自动暂停,算是一个人性化设计吧。

增益有3档,官方资料是说从16欧到300欧都能驾驭,下一篇章将会介绍其推力情况。

M1的续航和充电大概都是在7小时的样子,播放时发烫厉害,但暂停待机时也烫的很,不知为何,如果太烫,系统还会自动提示太热,请暂停使用。

系统偶会有不稳定的情况,无法点亮屏幕,确定不是没电后,可以捅捅重置按键,一切又恢复正常了。

听感素质篇

Esther M1,分为青春版与模拟版,两个版本不仅仅是在背板上有个正弦波的差别,而是在芯片、电容、算法上都有很大不同,从官方介绍来看,青春版走的是中正大气HIFI路线,模拟版走的是老机模拟味的听感路线。我的这台刚好是模拟版,来尝尝看是不是模拟味嘎嘣脆。

尝味之前先来做做准备工作,官方有说明,建议用高增益高音量来听,LINE OUT也开高增益和90音量,还有关屏后可以进入最佳音质模式。有了这些调味品,可以开动了。试听的后端设备有UM MASON、晨光蜂鹰H1、HD650,原线MASON试声底,文具厂蜂鹰是极为模拟的搭配,HD650用来测试推力。

IMG_3615.jpg

IMG_3624.jpg

IMG_3623.jpg
随身播放器玩过一些,DX90,QA360,L5,LP5,其他一些高端或低端的也听过不少,总的来说,低档听个响,或调个流行声,强化下中低频,中档就比较强调中正、宽松,而土豪机不是素质极高、调音讨喜有特色就是逼格高会圈钱。Esther M1正是定位于中档,在3000元左右的对手也就是QA360,两者的调音基本上是都是中正大气,QA360强在解析,记忆中解析到位,细节很多,却有颗粒感,M1模拟版则润泽许多,而且底噪控制很好,在中档增益下背景还是很干净。QA360作为以前拥有过的机器,没有给我留下更多印象,也不好过多的进行比较。

对Esther M1 模拟版的声音,感触最多的它给我的舒缓自然,在中正的底子上略微在中低频上下了点功夫。M1模拟版低频量感适中,结像明显,泛音适度,下潜不算特别深,但回弹速度令人满意;中频人声位置适中,细节丰满,吉他的表现算是出彩;高频延伸较好,人声泛音部分比较悠扬,其他乐器则不会尖锐刺耳。M1模拟版的动态很厉害,所以听久了还是会比较累。声场开阔的,但有明显边界,形似音乐厅。解析中规中矩,仔细听,细节还是挺多,与360差不多吧。

手头拿乐彼L5略为越级对比一下,L5定位是流行,包围感较强,没有漫无边际的声场,稍稍收缩以突出歌手的中心地位,歌手的位置处于舞台中央不远不近的吐露着情感;M1的声场张得很开,把歌声释放到周围,顿时局促的场面就打开了,歌手的口型较L5要略微靠近些,各有适应的人声歌曲类型。

古典乐的表现得益于较为宽敞的声场,在信息量正常的情况下,各乐器演奏的情况都能把握得住,如果是大编制,结像不会特别强,但线条感不强会使得融合度不错,造成气势很大的混响,这么听起来还是不错。小编制的编曲基本都没问题,能拿捏到位。

最喜欢的就是拿文具厂蜂鹰搭配M1听人声,很大程度抑制了M1刺激的部分,降低了M1的声音密度,给了M1更为宽松的乐感,减少了低频量,在中频抹掉一些不必要的细节,高频也没有过分过亮的内容。在听港台老歌的时候会有浓浓的模拟味,像张学友的歌不会细腻到恶心,而有一种沧桑悲凉的韵味。感觉一个下午,一杯咖啡,听着歌,时间不知不觉就流逝了。

Esther M1 推力并不能算很大,调成高增益大音量,在HD650前只是声压级刚好够而已,但出来的声音在声场和高频表现等方面已失去了让人听下去的欲望。

总结

享声在首款随身HIFI产品上下了很多功夫,从产品包装、工艺设计、调音上都做得相当诚心,包括后期吸取用户建议,对产品固件的升级更新,使产品更为全面、稳定。Esther M1模拟版可以说是外观工艺、功能使用、调音素质三者结合得较为成功的国砖,是一款外出随身值得考虑的用心之作。

IMG_3611.jpg
分享到微博 收藏 分享 邀请
分享页面
我要投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