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9-30 10:02| 查看: 25093| 评论: 0|原作者: ko_moro|来自: LOXPO
![]() Bruticus,布斯達(混天豹),这个角色的玩具, 为世人所记住的除了当年的G1和那个“牛头身大”的Energon版之外, 民牌FansProject的XrossFire Series 笔下所雕琢出的“进攻方程式” C³,在玩家面前展现出不一样的暴力美学。 而今天,一位Transformers 民牌厂商的新贵 ———— Warbotron, 通过大体积以及自身的设计风格的融合, 在布斯达Bruticus这个题材上再重新雕琢, 重现一种新派G1的威风。 ———————————————————————————————————— ![]() ![]() 今年,变形金刚民牌厂商的这个圈子,开始燃起来了。 在今年首次的TFCON展会上面,老牌厂商在Dinobots恐龙五人众、萨克巨人、Predaking冲云霄(港译 霹雳星)、Headmaster头领战士等等的“撞题”大战,众多新品牌的出现等等这连场的好戏将这个圈由百花齐放转至百家争鸣的阶段。 而今天要开箱分享的,是来自一家2014年年头才初露锋芒、但是却矛头却直指Fansproject重要系列Xross Fire Sires的两大作品——C3(FPJ混天豹)、M3(FPJ Mensasor 飞天虎/万能丧士),这家厂商便是————Warbotron! 今天报告的是来自它们的作品 ————WB-01A Air Burst ![]() 外盒分成了两层,外包是一个灰色纸皮套,上面是Warbotron的AirBurst还有WB-01 Not Bruticus的漫画造型图。 额,Not Bruticus?没错,你没有听错,我也没有码错,民牌厂商为了规避版权问题,一般除了在造型上不会做得太过还原、不会添加狂派、博派等标识之外,就连名字也会用自己的名字。而咱们神奇的Warbotron,为这款WB-01A 命名为“Air Burst”去替代官方的名字爆炸Blast Off,甚至WB-01B用“Heavy Noisy”去取代原名吵闹Brawl我都可以接受(Air Burst我是觉得没问题的,只是Heavy Noisy有点搞笑而已),但是,为啥要把合体命名为“WB-01 Not Bruticus”啊........那中文翻译叫“这货不叫混天豹”么?-_-|||...... ![]() ![]() 好的,不吐槽了,盒子背部是相关的设定稿,包括人形和载具模式。 ![]() 盒子表面也设置了透明的部位,露出玩具主体。 ![]() 内包装采用了常见的双层吸塑结构。 ![]() 附属嘛,一对导弹发射器还有一对手枪。 (PS其实这里并不存在,应该说基本上全部的TF的附属都参与变形的,与其说附属,正确来说应该是必备的零件拆开来放而已,这里真正附属的,应该就是那对手枪了。还有,极少的TF是需要通过更换手型来把持武器的,所以手型这个东西是没有附属,再次唠叨一下) ![]() 还有特殊说明下的是,本次入手的属于第二批的产品,之前代理在微博上展示的“修正用机翼零件”还有Warbotron的螺丝批等等的附属只会出现在第一批的补件里面,而这款第二批会在出货之前就直接装上了,螺丝批当然也不会附属啦,所以不会出现在这盒Airburst里面,以免某些朋友的误会,所以特意说明一下。 ![]() ![]() ![]() ![]() ![]() Air Burst 覺醒!啟動! ![]() ![]() 如果要我用一句话来形容这款 Air Burst给我的印象,那我相信最近最红的一个广告词,将会是最合适的: “勝于大,豈止于大!” 相比于FansProject XrossFire那“细细粒”的造型,采用平均Size接近于一般Voyager Class的Warbotron,首先就在体积上和视觉的冲击力上就已经占到了优势,而且,更大的体积,为身体收纳创造了空间上的优势,变形后相对的违和感也相对的会减小。而再看看这款Air Burst,粗犷的身体线条和风格,赢回些军事派Combaticons的气势。但是在整体的漆面和质感处理上,这款Air Burst总给人一种油腻的感觉,表面那层类似光泽漆的涂层看上去总有些违和。 [attach]9414[/attach] ![]() ![]() 本作在喷射口还有出风口的细节上的金属质感处理和细节的涂装还是做得不错的。而在机械细节方面,这款Air Burst很多地方虽然没有分色,但是细节还是刻画出来了,整体的科技感增强了不少。 ![]() ![]() 而胸口活动透明零件的部分,是可以掀开的。掀开之后展示的将是合体时需要用到的连接件。 ![]() 大腿和小腿的部分存在一个抽屉式的收纳结构,但是拉伸起来会比较紧......应该说,整只Air Burst的关节和变形机构的相关关节都很紧,各位在把玩的是时候要注意了,不然因为用力过度或者不当造成悲剧就真的没救了。 还有一个地方,就是小腿上的机翼的部分,是那大圆柱卡榫设计的问题还是怎样,那个位置比较容易掉出来,但是机翼又比较紧,大家在设置机翼的时候最好也要小心,千万不要拿机翼拿来当受力点啊,后果不仅仅是卡榫掉出来这么简单了。 ![]() 而作为第二批的Air Burst,相对于第一批,改善得还有部分注料口等细微的设置。例如胸口收纳载具模式的起落架这零件,第一批是两个大大的注料口放在外面的问题解决了,厂方把注料口位置更换到了其他地方,而原本是两个左右不同的起落架现在也变成了同一个零件了,所以拿到之后看到顺边的朋友别介意,第二批开始就成了同一个零件了。 ![]() 但是,这个要掰出来也很困难....基本上整个变形过程都很辛苦,主要是掰得手好痛...... ![]() 脚踝是用球关节Ball Joint链接,而前脚板是卡口式的圆柱关节,通过旋转来适应关节调整接地性。 ![]() ![]() ![]() 很不幸,Warbotron经常被传言那违和的“不忍直视”的后背,今天终于见识到了。比起FansProject XrossFire 的Explorer(对应官方的角色也是 Bruticus里面Blast Off,和Air Burst是一样的)那整个黑又长的飞机头背在背部,Warbotron Air Burst的这个设定更加奇葩......那翻折顶着自己菊花的飞机头是什么回事...... ![]() 脚背的喷射口可以上下活动 ![]() ![]() 手型,一般变形金刚的手型大家都不要太过去较真,毕竟你也不会拿它们去玩剪刀石头布的。至于这个违和的张开状态嘛,大家看看就好了,这里的重点不是这。重点是变形时候需要翻折的部分,通过翻折收纳进去的关节太紧了,当从载具变成人形的时候,各位要小心了,这次不是小心关节受不住力,而是你的指甲..... ![]() ![]() 附属的手枪,细节和涂装算是到尾啦。比起官图那个紫色透明丧病的版本,算是非常不错了,而且更符合军事派的特质。 ![]() ![]() ![]() 附属的导弹发射器,也是作为变形成为载具模式的其中一个组成部分。 导弹的收纳是也是用抽屉式的结构进行,导弹头进行了分色,拉伸的结构依旧很紧,而零件的汤口都留在了连接件上面了,并没有外漏,不影响外观。 POSE TIME! ![]() ![]() ![]() ![]() ![]() ![]() ![]() ![]() ![]() ![]() ![]() ![]() ![]() ![]() Full Burst!全彈發射! ![]() Combaticons Transform and Roll Out! ![]() ![]() ![]() ![]() ![]() ![]() ![]() ![]() ![]() ![]() ![]() ![]() 这次Warbotron Air Burst的变形相对比较简单,只要几次简单抽拉和推动收纳就能完成,但是关节太紧了,变起来会不怎么舒服,但是并没有到达WB-01B Heavy Noisy那样必须要松螺丝才能完成的地步。 ![]() ![]() 载具模式依旧是航天飞机,是一台赛星感、未来感偏强的航天飞机。而这种未来感,是来源于机身的分离感和那一节一节的造型,还有那些外露的机械细节,这些的视感的统合导出的感觉。 —————————————————————————————————— ![]() 不管怎么说,Warbotron这次通过体积和一开始那合体后的灰模换来的震撼的确换来了不少的人气和货币选票,可是第一批遗留下来的不小和不少的小问题也在一直困扰着这家民牌新贵的发展。值得庆幸的是,在第二批和附属配件的解救方式能够解救部分燃眉之急的同时,也看到他们愿意收集玩家意见去改正并且下定把东西做好的决心。 Anyway,无论是WB-01 NotBruticus还是这款WB-01A Air Burst来说,这些都只是开始,作为一家目前只专注于合体金刚的厂商,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和沉淀是必须的。Maketoys创下那GAINT还有Quantron的神话不是一天半天就能复制的。在想到这个的同时,在这键盘前,这已被Warbotron的插画师迷得神魂颠倒的我,也知道“键盘党比起做什么显得更加容易”这道理,作为玩家,希望厂商有那团火这一个梦想的同时,也更应该有等待的耐性。 今天就到这里,鲜花留给认真看完并且留下Comment的朋友,我们下期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