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国产耳机一直在不断地进步,新牌子新产品层出不穷,定位入门初烧的更是数不胜数。不过太多了反而眼花缭乱,而且消费者也开始挑剔起来,不仅要求外形颜值担当,还要声音适合自己的口味,挑选一款合意的耳机反而成为了难题。笔者曾经入手过不少入门耳机,不过说到合意的却是寥寥可数,早前耳机吧不少人提起铜雀耳机,就心里痒痒一直想着寻找试听渠道,终于有幸在亿智蘑菇获得了试用机会,这款耳机到底有没有传言中那么给力?下面就让我们来作一番了解吧。 EN700铜雀是兴戈科技旗下的首款动圈耳机,凭着个性复古的外形和口碑不俗的声音,在市场上获得不少发烧友的关注。耳机的名字叫起来有点拗口,实际上EN700是产品型号,而铜雀是它的中文名称,笔者觉得还是简称为铜雀耳机会更加容易上口。 ![]() 包装采用了内外双层的结构,外包装是典雅时尚的纯白底色,正面配以产品外形大图,而背面则是耳机结构拆解图,整体的设计颇具科技感,以“致敬艺术与科学”作为设计理念,感觉把耳机的品味拉高了不少。外包装背面的下方还印有参数规格、联系方式、以及产品防伪码等相关信息。 ![]() 外包装底部有个缺口设计,可以轻松的把内包装抽取出来。内包装采用了沉稳大气的全黑配色,风格与外包装完全不同,表面的“颗粒”设计加上铜雀的雕刻图案,让内包装显得质感十足,散发出浓郁的古朴气息。 ![]() ![]() 打开内包装上盖,可以看见耳机和收纳盒镶嵌在防震海绵之中,古朴的气息再度扑面而来,连包装都设计得如此赏心悦目,足以可见厂商可是花费了不少心机。铜雀耳机的配件非常丰富,除了大中小号三对哥伦比亚套之外,还包括了四对导管增长套,一对惰性海绵套,收纳盒、束线绑带、清理毛刷、以及说明书和保修卡等配件。 ![]() ![]() 常规的哥伦比亚套应该是作为主力耳套来使用,耳套导管采用不同颜色进行区分。导管增长套是针对耳道较长的用户而配置的,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耳机导管长度的不足。而惰性海绵套的体型比较圆润,和大号哥伦比亚套相当,笔者佩戴会略显撑耳,如果偏小一号估计会更舒服。 ![]() ![]() ![]() 皮质收纳盒是一大亮点,用料和做工都相当不错,容量大小也比较适中,良好的抗压能力是收纳袋所不具备的。只是盒子后面刻印的致敬语感觉有点LOW,如果让它留白估计会更加美观。 ![]() ![]() 默认状态下耳机并没有套上耳套,耳线采用束线绑带捆绑起来,复古而具有个性的外形让人过目难忘,铜、银、黑的整体配色把复古和时尚元素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可以看出耳机的设计功力非常不俗。 ![]() 耳机外壳采用铝合金材质精制而成,外侧的装饰部分则采用了不锈钢材质,耳机腔体呈现出上大下小的椭圆形状,看起来非常圆润精致。外侧采用百叶窗的设计元素,这样的设计除了美观之外,其实还为下方隐藏的调音孔预留了开口,亮银和古铜的线条搭配显得分外耀眼。此外,线材连接处设计成突起的管状形状,让耳机看起来更凸显立体质感,上面还雕刻有兴戈的英文LOGO。 ![]() 耳机腔体设计得非常圆润光滑,营造出独特质感的视觉效果,外壳的前后盖连接处严丝合缝,整体的做工十分精致。铜雀耳机的音腔导管设计得不是很长,不过可以使用导管增长套来进行改善。导管口采用细密的金属滤网设计,能够防止耳垢、小虫、以及其它杂质的进入。此外,导管外侧和导管附近分别设置了两个调音气孔,而线材连接部位还雕刻有区分左右声道的L/R标记。 ![]() ![]() ![]() ![]() 铜雀耳机采用了10mm复合动圈单元以及高分子多层振膜,据说针对腔体进行了调节和优化,能够有效地提升耳机的听感体验,而且阻抗24欧姆、灵敏度101dB的耳机参数也让耳机归属易于驱动和不挑前端的类型,手机和便携式播放器都能够轻松直推。 ![]() ![]() 耳机在耳挂的部位内置了可变钢丝,可以快速地改变耳挂的形状,以适应不同耳朵大小的固定需求,同时也能够有效地减少听诊器效应,提高耳机佩戴的稳定性和舒适感。 ![]() 线材方面,铜雀耳机采用了高密度无氧铜镀银线,能够加快高频的传导速度,让声音变得更加通透,而线材外皮柔软而富有弹性,使用的时候不易发生缠绕。分线器和插拔部位同样采用了金属材质,应该会更加坚固耐用。此外,魔术贴束线绑带的加入,为日常收纳带来不少便利,厂商为用户考虑得十分到位。 ![]() ![]() 单从用料和做工来说,铜雀耳机确实做得非常极致,在这个价位上应该是非常少见的。而说到外形的话,在笔者看来,百叶窗式的复古造型应该能讨好大多数人的眼球,当然也会有人觉复古的设计不好看,这个就要见仁见智了。如果非要挑刺的话,个人觉得品控方面还有待加强,因为手上的耳机其中一个腔体外壳有胶水的印记,而个别耳套内部和线材套管的边缘会有细小的毛刺。 ![]() ![]() 由于采用了金属材质以及较大的体积,铜雀耳机不可避免的会稍重一些,不过得益于腔体的贴合设计和耳挂的固定方式,佩戴后的稳定性还是挺不错的,外出使用也不会轻易脱落。因为体积较大的原因,这款耳机不太适合用作睡眠塞,因为侧身睡觉时还是会感到有些咯耳。此外,还有一个让人诟病的地方,由于腔体外侧的下方隐藏有多个调音孔,会使得耳机的隔音效果比较一般。 ![]() 铜雀耳机虽然是易于驱动,不过感觉搭配推力更大的前端会表现更好。而耳套的搭配对于声音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三种耳套的选择,笔者觉得比较均衡的应该首选哥伦比亚套,需要更好的隔音就选惰性海绵套,而导管增长套会让声音产生较大变化,非不得已建议不要选择。 ![]() 虽然第一耳的听感已经不错,但是铜雀耳机的多层振膜还是需要更多的煲机时间,通过前后对比会你发现改变还是挺大的。其实,个人觉得铜雀耳机的声音和达音科T3有较高的相似度,以后有时间可以为大家进行详细对比。下面单独分享一下铜雀耳机的主观听感,铜雀耳机的低频下潜一般,量感有些偏少,不过凝聚力不错,而且回弹较快,整体而言有一种点到即止的感觉,对于喜欢摇滚和重金属音乐的可能觉得缺少火候,不过如果平时以听流行抒情类型为主的反而会觉得比较合适。中频人声位置比较适中,不会太贴耳也不会太浓郁,厚度感觉适中,密度稍有欠缺,总体上属于比较中正的声音,而且女声相对要比男声表现得更好一些。 ![]() 铜雀耳机的高频让人眼前一亮,声音的细节和延伸性都表现不俗,通透而不刺耳的听感拿捏得比较到位,让人觉得久听不累。此外,铜雀耳机对于器乐音色的表现也是比较到位,特别是常见的钢琴、小提琴和吉他等弦乐,钢琴的泛音和小提琴拨动琴弦的感觉仿佛立现眼前。铜雀耳机的声场相对较为开阔,整体的形状比较规正,对于小编制音乐来说还是掌控得不错的。 ![]() 总结: ![]() 作为一款定价只有500元的耳机,凭借着优良的用料做工,丰富实用的配件,以及舒适的佩戴体验,铜雀耳机绝对可以成为该价位下的出色之作。此外,复古而独具个性的外形,也让耳机能够吸引不少消费者挑剔的眼光。而声音方面,铜雀耳机也有着不少的亮点,中上盘的表现尤为突出,对人声和器乐有着不错的掌控能力,出色的高频细节与延展性,以及规整而开阔的声场效果,让耳机的整体听感都获得了较大的提升,总的来说,在这样的价位上能有如此靠谱的声音表现,笔者觉得还是非常超值的,对于入门或者退烧的用户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