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APP 乐享派微信公众号

乐享派

乐享派 门户 文章列表 爱体验 查看内容

平头塞的全新尝试---达音科Alpha1圈铁耳机试用体验

2014-12-29 10:56| 查看: 27627| 评论: 0|原作者: dvd6|来自: LOXPO

摘要:   首先要感谢船哥 @巡洋舰III 推荐我来参加乐享派的活动,第一次参加就被选中,难道船哥悄悄给我走了后门。不过现在还要加一句道歉,第一次业就晚了交,貌似害船哥被批了,不想说太多借口,只怪我拖延症发作,不 ...
DSC07422_CR_1.jpg
  首先要感谢船哥 @巡洋舰III 推荐我来参加乐享派的活动,第一次参加就被选中,难道船哥悄悄给我走了后门。不过现在还要加一句道歉,第一次业就晚了交,貌似害船哥被批了,不想说太多借口,只怪我拖延症发作,不过说实话这塞子写起来可真有难度……

  分享试用体验前,先说说我听音乐的偏好,和对器材的一些看法。因为Alpha1作为国内厂家设计的全球第一条圈铁平头塞,充满了亮点(也可能成为槽点),在看得见的方面我会尽量用图片表现;在声音方面我的听感避免不了带有主观成分,但其实如果了解一个人的喜好与习惯,即使某些观点看起来主观也并非不能作为一种参考。

1.    杂食党:看看自己听过的音乐,ACG(其实风格类型各异)、古典占了超过一半,摇滚、人声、流行、爵士、newage等等都会听一些,可以说只有我不喜欢的作品,没有我不喜欢的流派。

2.    便携直推犯懒癌:出街带个便携耳机好麻烦,塞子就好了……带块大砖当音源好麻烦,再捆绑一块更麻烦,直推就好了……听一种音乐换一条塞子好麻烦,一条平衡的万金油塞子就好了……

3.    也许是动圈党:动铁塞子各种蹭听过,但从来没买过,可能听的不够多,且先入为主觉得动圈音色更自然,至今没找到听感自然又推得动关键还要买得起的动铁……

4.    圈铁混合的意义:圈铁只听过骚尼的H3、Z5,比它自家的纯动铁好点(但是感觉那些实在太烂不宜作为参考),跟EXK比起来则实在感觉不出圈铁是一种必要的技术……高大上的k3003还没听过,中低端产品的圈铁和纯动铁其实我都不是太看好,毕竟分频比单单元更难做好,圈铁究竟会混合两者的优点还是缺点还真是难说。反正我希望塞子首先要不难听,再去想怎么牛逼起来。

5.    平头塞的意义:明明以前有一半耳机都是平台塞子,但入耳普及起来后,出街不隔音,家里有大耳和箱子,现在平头塞还能用在哪呢,也只有在家里不方便箱子外放的时候,耳机戴久了闷热压头的时候,睡觉的时候,用平头塞放松一下了。所以我希望平头塞的佩戴和听感都要让人感到舒适。

=======================

达音科Alpha1圈铁平头耳机试用体验

包装与配件:

  包装该有的都有了,虽说不上豪华,起码是想做出看起来很厉害的样子而没有特意省料。掀开两层盖子,就能直接看到图文使用说明,简单明了,没有也不需要额外的说明书。除了背面介绍设计理念的一段有中文,使用说明跟参数等大部分文字都只有英文,你懂的,反正不难看懂就是了……

DSC07436_CR.jpg

DSC07437_CR_1.jpg
  配件有五对不同佩戴感的耳套,一个圆形收纳包,里面装有转6.35mm插头一个、中空的海绵套一对、保修卡一份。

DSC07439_CR_1.jpg
  耳套看起来是特别用心设计的,其中三对是人体工学设计的外形,S/M/L小中大号,圆形上下凸出部分可以卡住耳廓,让塞子不容易掉落;第四对是较厚的稍不规则的圆形,最后一对是较薄的正圆形。除了最小的正圆形耳套,其余的都需要区分方向,每个耳套上都有一个小小的标记,只要对准动铁出音孔小红点就不会错了,这个细节很到位。

DSC07449.jpg

DSC07450.JPG

DSC07448.jpg
  中空的海绵套我也很喜欢,以前的平头塞买回来,我也喜欢自己剪个洞,然后倒过来套上,当然这对某些声音刺激的塞子并不合适,但Alpha1出音孔上还横躺着凸出的动铁单元部分,海绵套也只能镂空了。

本体的外观设计:

  来看看塞子本体,整体配色为黑色塑料+银色金属搭配的主体,动铁出音孔的红色加以点缀,造型简洁大方不做作,虽然设计上总觉得还是少了点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反正拿出来比较低调不会失礼,我最讨厌那些奇葩而夺目的设计……

DSC07487_CR.jpg

DSC07492_CR_2.jpg
  分线、插头部分也是金属,插头类似exk。不过各部分材料包括塑料、金属、线材等的表面质感,还有logo的印刷和字体都比较普通,看起来档次不高,当然实际价位也不高档,但插头上Alpha1的字体选择感觉是可以不那么随便……嘛,这些都是吹毛求疵。对了耳机线上还贴心地自带一条捆绑线材用的软胶带。总的来说从本体到配件实用性很好,外观设计不惊艳。

DSC07499.jpg

DSC07451.jpg

DSC07452.jpg

DSC07453.jpg

DSC07454.jpg

DSC07466.jpg

DSC07461.jpg

DSC07462.JPG
佩戴:

  前面也提到就平头塞对我的意义来说,佩戴是否舒适是一大重点。可能是太久没听到平头塞的声音了,最初试了所有耳套都总以为漏音,声音有点奇怪。但经各种尝试后感觉,原来声音就那样……

  按照我的耳朵大小,人体工学外形的耳套用S号,可以刚好卡住耳廓,压力不大,也很好地防止掉落,而中号和大号其实圆形主体并没有太大,只是卡位太长会撑住了耳廓。而较小的两个圆形耳套,或者海绵套直接套单元上对我来说都会太小,得先装上圆形耳套,外面再套海绵,这样密封性比人体工学耳套稍好,但不如后者可靠,比较容易掉。也就是说我的耳朵需要较大的主体轮廓,但卡位最小的就够了。另外中空海绵的孔开得略大了点,装过几次后海绵松弛了会很容易脱落,建议试着合适就别再脱掉了

  那么后面的听感就以佩戴S号人体工学耳套为准吧。虽然包装上有提到不同的耳套会带来不同的听感,不过首先要带得舒服。

DSC07457b.jpg
=====================

Alpha1的听感:

用到的设备:

音源:随身听平时绝大部分时间用iAudio Cowon Z2,可参考的还有iphone4和铁三角的AT-PHA50BT(所谓的蓝牙耳放)

台机耳放:马兰士NA7004网播+清华吴刚AT-F100耳放
参考耳机:森海塞尔CX6,索尼EX1000

DSC07463.jpg
erji_sennheiser_cx6tr_1l.jpg
<= 这就是CX6(我的成色太渣没拍)

DSC07465.jpg
有些设备可能比较冷门,稍作介绍:

  随身听没砖头,没捆绑,推力都较小,素质也平平。我平时就用Z2推EXK,这肯定发挥不出EXK的性能,却也没暴露出明显缺点,很多人说EXK高频过亮,Z2上却控制得不错,各方面的表现都完全可听。台机系统只是未入门的便宜货,也许被某些国砖秒了也说不定,但要是不够驱动这塞子也说不过去了,调音上经过对比应该没有特别不匹配,Alpha1在这些前端上表现出的特点基本相符。

CX6是没有在国内发售的动圈入耳塞子,比较老。要简单形容的话产品定位、素质、外形都接近IE6,可能单元都是一样的,据说只是调音有区别(但我没听过IE6),这塞子我弄丢过一条,又再入了一条,可见我当时非常喜欢,但现在看来素质已经跟不上时代,于是给了妹妹用……我手上已经没有平头塞,只能拿出这条(曾经)跟Alpha1价位相近的塞子。

EXK跟本次主角就没有正面对比的必要了,只作为我现在口味的一种参考:EXK各方面素质都符合我杂食的需要,调音虽然略嫌清淡,但除了奇葩的佩戴,几乎可以让我在随身塞子上无所求了。

Alpha1便携直推第一印象:

  先看看参数,Alpha1是阻抗16欧,灵敏度125±2dB,频响范围10hz~30khz,频响对于动圈+一个动铁单元来说似乎不太保守,看看就算了。主要是阻抗和灵敏度,再看CX6是16欧115dB,EXK是32欧108dB,不说好不好推,Alpha1看起来应该是最容易“响”的一个吧,当然实际戴在耳朵上平头的响度跟入耳比可能要打个折扣。

  但是Alpha1插在Z2上才听了半首歌我就跪了,前面说佩戴的时候就提到,刚开始总以为塞子没戴好,一方面是用久了入耳对平头不太习惯,另一方面是用正常的音量听,低频有点散,人声有点虚,只有中高频感受到穿透的能量,像是戴不好漏音的感觉。当然也会想到可能是推力问题,Z2推力确实小,可能还不如某些手机,推不动的塞子有很多,包括索尼的圈铁,但根据EXK的表现调音肯定是个高频比较保守的前端。而Alpha1在同音量下还没EXK响,如果把音量调到低频、中频适中的响度,中高频就要突破天际了……记过就像是能量都被中高频抽走了一样,无法在中高频能接受的范围内让低频、中频获得充沛的声音,只能用小声小气的音量听听了。跟CX6比的话,如果无视响亮的中高频,其实其他方面都要比CX6好,但事实上是那不仅无法忽略,它还会无时无刻提醒你。换上ip4或蓝牙耳放来推,表现也是差不多的级别,就不细说了。

  现在下结论说Alpha1声音好不好为时尚早,但缺点已经很明了,就看有没有前端能把它控制住,往好的方向想象,那秒掉CX6是没问题,其实这档次的国产塞子,目标往往还会定得更高吧……

台机上的第一印象:

  把Alpha1插到耳放上,初听会觉得有巨大提升,声音整体上饱满了许多,中高频部分依然很亮,但起码不会再让其他部分得不到营养了,即使把音量调低,低频和中频也不会变得空洞无力,不过中高频依然很亮(很重要所以说两遍)。塞子刚到手前两天我就听到这里为止,然后寄希望于煲机,其实我大概也明白,如果中高频段是由动铁负责的话,估计也煲不出什么变化吧。

  到这里可以先小结一下,无论从性能需求还是调音搭配来看,这塞子都对前端的包容度都比较低。所以如果打算用手机级别推力的前端随便听听,那完全应该放弃,这货随便起来不能听。还好平头塞不需要在室外使用,那么即使每天就在家里用台机推,也还不算脱离它的定位吧,如果睡觉用,至少得出动砖头了。好了,那么Alpha1认真起来能否让我大跌眼镜呢?下面就在台机上用不同的音乐来试试吧。

各类型音乐的详细体验:

  我说这塞子声音很难去写主要就是指这部分了,当我想着把每种音乐慢慢听个遍,总会找到适合这塞子的舞台吧——现在也不怕剧透了——这塞子几乎都不让我好好欣赏,每当音乐到了高潮部分,人声高昂起来或多种乐器响起,心里正准备小激动,脑袋就会被这种印象环绕着,要通俗地形容的话——虽然好像这么说有点对不住这个没花钱白拿回来的塞子——就像耳鸣一样,耳朵里嗡嗡嗡,嗡嗡嗡的响……

  没错这感觉就是前面说了很多遍的,中高频容易失控。这里具体是指中频与高频的衔接处附近,主要有人声、许多乐器较高音域的基音。这个不像常见的高频过亮那样刺耳,因为充满泛音的更高频很容易被它掩盖掉,而这频段比高频更有实体感,让人难以忽略它的存在。

  当耳鸣的时候,哪还有心情去在意什么解析、动态、声场呀,我写到这里甚至想完结了,希望有人告诉我,这塞子还没煲好,或者说这条塞子是坏的给我换一条吧……好吧这样说未免太狠了,倒不至于完全没法听,如果适当把音量压低,对音乐有所选择……接下来就看看有什么音乐听着合适。


[ARIA(水星领航员)主题曲、插曲] ROUNDTABLE -《rainbow》/牧野由依 -《ウンディーネ》、《ユーフォリア》等

c1.jpg

  这部动画里的歌曲,不需要指定某几首,大部分风格相近,每首都治愈感满满。ROUND TABLE的歌声比较轻快,牧野由依则柔柔的萌萌的,节奏都比较平稳。Alpha1对应这种歌曲,大部分时间是没问题的,一般不需要压低音量,这个动圈单元产生的低频量无论跟平头塞还是动圈入耳比都不少,能营造出足够的氛围。人声由于高音部分比中低音要亮,有时会有点头重脚轻的感觉,萌萌的女声拔高一点尚能接受,但这并不像铁三角的音染那样刻意修饰得唯美,所以既不够自然,也不够艺术。不过,再平稳的歌曲也会有起伏,偶尔女声小飚一下高音,或像第二首开头的钢琴声响起时,“耳鸣”还是会发作的……

《ARIA The ORIGINATION PIANO COLLECTIONⅡ –DIPARTENZA》

c2.jpg

  这是上面ARIA这部作品的一张钢琴集,从上面歌曲的一些伴奏中可以听出,拥有高动态的钢琴是最容易暴露出Alpha1缺陷的乐器,特别是高音运用较多的曲子,所以特意听听钢琴独奏会是什么效果。果然第一首只要听到30多秒处的高音部分,这塞子就失控了,除非把音量控制得很小。在没有中高频动态的时候,像其他很多曲子一样,这塞子听起来还是正常的,但每当你觉得可以忘记塞子欣赏音乐了,Alpha1就会像你宣示它的存在感。

Supercell -《Today Is A Beautiful Day》 / やなぎなぎ -《終わりの惑星のLoveSong》

c3.jpgc4.jpg
(第一张专辑虾米没试听了,歌手也是やなぎなぎ所以放一起)

  这专辑在ACG音乐里,跟ARIA治愈风格正好相反,充满激情,节奏感较强,或者说有些歌曲时而轻缓,时而激烈,前后变化大。Alpha1对付变化较大的歌曲就会头疼,在听前半部分时可能要把音量调大点才能爽,但到了高潮就会变得嘈杂,如果按照激烈的部分调节音量,平缓时就像瘙痒一样。另外可以听出低频速度其实不快,不过因为音量没法调太高,所以还没显得很混。

小娟&山谷里的居民 -《台北到淡水》

c5.jpg

  这个专辑算是民谣吧,小娟的歌声好像略带点特有的口音,给人自然纯朴的感觉~~~其实跟ARIA的专辑类似,这种慢节奏的歌曲Alpha1听起来都没问题。而且因为小娟的声音并不是萌的类型,所以出现女声高音过亮的情况相对更少,不过貌似不太能还原人声嗓音那种略带纱纱的质感,像打磨过一样。可能因为我是动圈党,总觉很多动铁都会这样。第9首“雨中的故事”里有男声,还是有点上下不平衡的感觉。

Yes -《Fragile》

c6.jpg

  Yes是前卫摇滚乐队,编曲给人丰富多彩的感觉,不了解的朋友可以试听,这里只要当作是Alpha1听某种摇滚的表现就是了。也可以跟ACG硬扯点关系,如果知道jojo这部动画,会发现这里第一首曲子被选为第一季ED。哪怕这曲子再有艺术性,丰富的编曲里少不了一些刺激的元素,特别是电子乐器的中高频,免不了让耳鸣发作,具体程度视乎每首曲子的不同和你对输出音量的把握……低频的量感对于开放的平头塞来说比较充沛,事实上不出现耳鸣感的时候你会觉得这塞子是偏下盘的,而中频男声位置也不会显得过远。只是低频控制力不够,速度较慢影响节奏和激情,层次也不够分明会影响声场,但这些素质问题视乎价格和定位,很多情况下是可以接受的,唯一不能接受的还是耳鸣……总的来说这塞子不适合这种变化过于复杂的摇滚,另外不管什么类型的音源如果刺激的电子乐器太多也都不推荐。

EricClapton -《Uplugged》

c7.jpg

  这是一张蓝调摇滚的现场专辑,主要表现吉他和男声,伴奏也非常简单……对于声音组成这么简单而轻松的音乐,Alpha1终于不会让人耳鸣了(前提是忽略头尾现场观众的掌声和呼声),该有的东西都不缺,因为男声不是十分贴近的录音,吉他和男声音色都还算自然,下盘速度感依然有点慢,但不影响此专辑的表现。我用Alpha1听完几首歌没有压力,可见如果不暴露耳鸣的缺点,这塞子是可以让你坐下来欣赏音乐的。

MelosQuartet -《BeethovenThe Late String Quartets》

c8.jpg
(这张虾米也找不到试听)

  贝多芬晚期的四重奏,是我比较喜欢的室内乐,可以表现不同频段的弦乐表现。小提琴的音色表现不好是我不喜欢很多动铁的原因之一。不过这里不针对动铁,只说说Alpha1,虽然想象中在小提琴上的缺点似乎依然存在——高频延伸不足,存在感满满的中高频容易掩盖了泛音的色彩,不过在高中低频多种弦乐的互相衬托下,整体上意外地还算可以听。声场定位等方面素质就没必要有太多的要求了,而一个经常让人在意调节音量的塞子很难说什么动态表现。

HenrykSzeryng -《BachSonatas and Paritas for Solo Violin》

c9.jpg

  为了单独验证小提琴的表现,再听听谢霖的这张巴赫的小提琴无伴奏组曲,无论是演奏还是录音风格都十分直白,让人更容易听出耳机的音色特点。跟前面某些人声的感觉差不多,小提琴的质感有点变得平滑,少了点摩擦感,这种音色也许有人会喜欢,只是我不喜欢。中高频过亮影响了高频延伸,有点像是截去了一小部分的感觉,其实我一直不太相信单个动铁单元可以兼顾好中频和高频,总是以为动圈会有更自然的质感和空气感。值得庆幸的是小提琴独奏的动态不强,音域也相对集中,耳鸣感可以通过音量得到控制,但它的音色我不喜欢,这点比较看个人口味。

  以上并不是我在Alpha1上测试过的所有音乐作品,与塞子更不搭配的类型已经排除,在合适的类型中,我想这些已经足够表现出塞子的特点了。

===================

终于到了全篇的总结,如果用一张图表达我用前/试用后的心情……

未标题-1.jpg
  现在可以解释一下给这塞子写听感有多难,问题倒不在于Alpha1的声音有多难听下去,而是假如我不用交作业,本来只需要一句话就能表达为什么我不喜欢这声音,但现在我免费拿了个塞子,却要花写几千字来说明它怎么难听,是不是有点过分了……如果有人居然仔细读完我每段的音乐听感,就会发现我只是在用不同的表达来纠结同一个问题,也会发现我从来没提过什么细节、解析力。因为只要有一个无法妥协的的缺点,那么所有其他优点、缺点都显得不再重要,更别说要我去分辨细节。

  其实从Alpha1的一些外在的细节上看,这塞子并不像是以敷衍的态度做出来,而是有努力作出新尝试的,但结果只能说无奈,虽然我的音源设备有限,但我已经尝试了尽量多的音乐类型,如果以“我能听完整张专辑”作为标准,这条塞子适合的音乐非常有限。

=完===================
分享到微博 收藏 分享 邀请
分享页面
我要投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