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1 09:55| 查看: 18639| 评论: 0|原作者: jasonyj33|来自: LOXPO
引: 对SAHARA(撒哈拉)这个品牌已经相当熟悉了,虽然最初的印象还停留在电脑外设和檀木耳机架之类的周边产品,但后来通过试水之作的MS600,更高完成度的MS800开始逐渐熟悉和了解这个品牌的耳塞,直到最近才拿到其最新的旗舰---MS900。 虽然MS900是撒哈拉MS系列首款采用了圈铁混合单元的耳塞,但在当前圈铁耳机早已大行其道的今天,MS900这枚圈铁看似晚来了一点,而且一圈一铁的结构也没有多单元圈铁听上去那么高大上。那么MS900究竟能否胜任“新旗舰”的角色,一圈一铁的配置又是否能带给大家足够动听的声音呢?带着这些疑问,我开始了对MS900的探索。 ![]() 观: 还是习惯性地先看看包装,虽然本人并非外貌控,但包装毕竟关系到一个品牌的整体形象。MS900的包装与MS800并无二致,采用的是翻页式硬质纸盒,深邃的黑色配以烫金字体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 正面MAGIC SNAKE 醒目的烫金LOGO,右下角的“1+1 TWIN SYSTEM”表明了这是一款双单元圈铁构架的耳机。 ![]() 背面信息量略多,标注了耳机的适配范围,参数信息和产品特点等。其余方面比较简洁。 ![]() ![]() 打开盒盖后首先可见一张黑色卡片,实际为产品保修卡。 ![]() ![]() 再往下可见装有耳机檀木绕线器,一个黑色绒布收纳袋(内含三对大小各异的哥套),另外还可见两对黑色海绵套(加上耳机上自带的一对总计三对)。 ![]() ![]() MS900的配件不算丰富,但都很实用,尤其檀木绕线器颇显档次,可惜收纳袋还是沿用的与MS600和MS800同样配置的绒布袋太过普通,既然定位千元级的旗舰产品,还是建议考虑皮质收纳袋或是容积更大一点的收纳包更为适合。 ![]() ![]() ![]() ![]() 接下来谈谈耳机本身,前作MS800与MS600的雷同度偏高,基本上只是材质上的细微差别,MS900的外形则有着较为明显的改变,应该是采用了新的模具,但还是能从中看到些许前作的影子,比如都有点像“竹节”,还有尾部标志性的弧线切割,另外由于改用了圈铁双单元构架,因此MS900的腔体相较前作要略长也更粗一点。 ![]() 观察可见导管口和腔体背部各有一个气孔。 ![]() ![]() ![]() 拆开海绵套以后可见排列紧密的白色滤网。 ![]() ![]() 比较特别的是MS900的前后两段采用了不同的工艺处理,前半段拉丝工艺,后半段喷砂处理,具有一定的反差对比。另外,大约在腔体的中间位置还设置了一个连接线材的硅胶环。 ![]() 腔体背面印有“MAGIC SNAKE”的标识。 ![]() “L”和“R”标识印在了前半段金属壳的下方,但没有设置触点,这样一来晚上或是光线暗淡的环境下就难以辨别了。 ![]() 其它方面,MS900的线材,分线器和插头均与MS800无异:与MS800同样的半透明线材,不易弯折和打结;圆柱体金属分线器,比较顺滑,未见阻懈感;简单的直插式镀金插头,插拔方便。 ![]() 总的说来作为撒哈拉新一代旗舰续作,MS900的外观相比前作确实做了不少细节上的改变,做工之精细也是有目共睹,用到的工艺比较复杂,对比类似价位的耳机具有更丰富多变的审美元素,但直接沿用前作完全相同的线材和基本相同的包装配件多少有点不尽人意。 外观总结: 优点:整体外形改观较大,多种工艺的加入突出了视觉反差,做工精细,配件丰富。 不足:线材和插头未见改进升级,配色单一,左右标识位置稍显隐蔽。 ![]() 听: 很听过的很多其它塞子不同,MS900属于初听就会很容易产生亲近感的塞子,宽松细腻,温暖柔和,它所带来的并非那种一耳朵的惊艳,而是邻家男孩般的和蔼亲切,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所听过的圈铁中最温暖的声音,让人感觉完全有别于传统圈铁高冷的味道,反而多了几分动圈特有的韵味和活力。此外,首听就能可闻的较宽声场,不错的解析和良好的高低频延伸也让我不禁对这款塞子有了更多期待! MS900另一个令我满意的地方还在于它能在很短的煲机期内迅速进入状态,声音越煲越有余韵之美,层次感和分离度在48小时左右的煲机后就可闻明显的提升,人声变得饱满有张力。这里先初谈一下经过大约72小时的煲机时间后对MS900的听感印象,为了更好地反应MS900本身的特质,因此前端搭配首先选择了IPC+森韵PX-M1这个有着出色还原性的捆绑组合。 ![]() 以下通过一些试听曲目来谈谈感受: 低频部分选曲: 男声:秋意浓—张学友(流行) 女声:LonelinessIs A Well—Anita O‘Day(爵士) ![]() 这两首歌均为年代久远的老歌,也都是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作品,前者是委婉曲折,婉转动人的感人情歌,后者是以钢琴三重奏为伴奏的爵士佳曲。用MS900听这两首歌的时候可以感受其在低频细节动态上的拿捏具有相当的火候,量能配比和下潜深度相辅相成,程度适中,兼具了良好的弹性,泛音适中,且有一定厚重感,就像一杯热摩卡,甜而不腻,回味香醇。MS900温暖的音色对情绪渲染也有着天然加成,因而对流行情歌的演绎显得非常细腻有代入感。听爵士的时候则感觉MS900的人声饱满,位置适中,非常适合演绎Anita O‘Day这类富有磁性的嗓音。 中频部分选曲: 男声:eye of thetiger—Survivor(摇滚) 女声:Tom’s Diner--- suzanne vega(民谣) ![]() “eye of thetiger”是美国著名摇滚乐队Survivor创作并演唱的摇滚歌曲,同时也是奥斯卡获奖影片“ROCKY”的主题曲。这首歌铿锵有力,节奏感强烈。听这首歌的时候我感觉MS900仿佛摇身一变成了性感辣妹,人声相对低频更为凸显,声线饱满踏实,定位和节拍非常精准,听起来激情澎湃,有种拳拳到肉的畅快感。suzanne vega 作为80年代民谣运动复兴的领军人物,有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Tom’s Diner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代表作之一,这首歌以一个旁观者的口吻描述了一段平淡无奇的餐厅际遇,旋律起伏不大,难得的是MS900表现出了上乘的声音密度,甚至把唇齿张合间的细语低吟都表现得松弛有度,有条不紊,细节表现丰富,声音悠扬飘逸,但女声的线条感稍弱,不及男声的粗犷声线表达得那么淋漓尽致。 高频部分选曲: 男声:智取威虎山---孙楠(戏曲) 女声:南泥湾---郭兰英(民歌) ![]() 戏曲和民歌应该是大家平时甚少接触的音乐种类,说实话我个人平时这类音乐也听得不多,直到最近热映的同名电影让我不禁回想起孙楠前年在“全能星战”中翻唱过的戏曲“智取威虎山”,其实这些经过很长时间沉淀流传下来的音乐中反而蕴含着无可比拟的特色,也独具魅力。个人很喜欢孙楠颇具新意的改编,这首曲子的前奏部分用到的乐器可谓相当丰富,前一分二十秒左右的前奏除了传统的中国乐器二胡、月琴、三弦、锣、铙钹、堂鼓等以外还加入了现代乐器的电吉他,完全可以当成一段独立器乐来欣赏,从这段前奏中可以听出MS900演绎下的器乐表现不俗,层次分明,不同乐器的辨析度清楚而且没有出现粘合拥挤的状况,转换到人声部分的时候则表现出了相当不错的高频延伸和分离度,人声和器乐一近一远,层次分明,齿音控制得不错,也未闻毛刺和尖锐感。而高频女声比男声更有光泽度,能量集中,甚至有种喷薄而发的爆发力。 器乐选曲: ACG音乐:一阵の风----《真实之泪》插曲 kaiser walzer皇帝圆舞曲--Johann Strauss ![]() 听歌久了偶尔也会换纯粹的轻音乐放松心情,个人比较钟爱主旋律清澈悦耳的ACG音乐,比如这首《真实之泪》的插曲,融合了多种乐器的演绎,透露出淡淡哀伤让人久久难以平静。听这首曲子的时候我发现MS900很善于把握歌曲意境和情愫,不但对不同的乐器音色有着细腻的展示,而且加上了一层润色,当前奏响起的那一刻起,你就很容易被它所营造的那种情感意境所深深吸引。 皇帝圆舞曲是奥地利作曲家JohannStrauss的代表作,以华丽的旋律、典雅的风格广为流传。在听这首曲子的时候MS900表现出了不俗的瞬态和动态,乐器定位精准,弹指间时而奔放激烈,时而内敛含蓄,尤其把大提琴和管乐演绎得悠扬婉转,端庄细腻,泛音丰富,更将整个曲子的气氛推向了高潮。但从中也能发现一些不足,那就是欠缺了那么一点伶俐的气势,乐感的强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器乐本身的真实感。 搭: 要综合判断一款耳机的真实水准,还需要参考在不同前端搭配下的实际效果。这也是我认为此前很多旗舰定位的耳机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在不同前端搭配下的效果差异化太大,而且比较挑剔前端,普通的前端往往难以产生出彩的声音,于是结合手头现有前端做了一些尝试: ![]() 入门级播放器—乂度X2 ![]() 这可以算是一个无心之举,却带来意外惊喜!我完全没有想到两百多的入门前端搭配千元级的圈铁旗舰能产生如此奇妙的化学反应,这种搭配下的MS900音色相对中性,声音中正饱满,具有强烈的轮廓感和突出的立体感。一则说明乂度X2本身素质不差,二来也证明MS900不挑前端,即使是普通的入门级播放器也能推出相当不错的声音来。 手机前端---水果5S ![]() 平时用手机听歌时间较多,但感觉以前的圈铁塞中5S难以推出理想的效果,相对来说MS900的表现算是比较出彩的,虽然解析没有足够好的发挥,声音厚度不及其它搭配,但宽松的声场,偏暖的音色和细腻的人声足以满足日常所需。 消费级数码---IPC 捆绑 耳放---森韵PX-M1,TCG TURBO ![]() ![]() PX-M1属于偏还原性的耳放,因此捆绑IPC后虽然会感觉推力加强,但没有改变其本身的声音特点,这种搭配下的MS900声音比较通透,声场规整,量能分布匀称,但个人还是更喜欢TURBO搭配下的MS900,捆绑TURBO后就好像迎面扑来一种力量,明显感受声音密度提升了一档,令MS900的声音顿时年轻了几岁,活力四射。分离度层次感增强,人声贴耳了不少,这种搭配下的横向声场也很突出,但低噪稍微多。 国砖—C4 ![]() C4搭配下的MS900是最让我满意的,甚至很接近我心目中的那个理想声音,它兼具了PX-M1和TURBO两者的优点,即通透又有力量,人声位置适中,饱满醇厚,声场开阔,轻重层次分明,声音密度集中,而且能听出其它前端上容易忽视的细节回响,信息量超大!MS900硬是将C4这部高冷的“古典神器” 驯服成了走心的“流行利器”,甚至能听出些许箱子的味道来,让我有种起鸡皮疙瘩的感觉。这种搭配唯一的不足就是低噪和齿音都稍重了一点。 配套选择--随机海绵套,哥套 ![]() 官方随MS900赠送了海绵套和哥套的不同组合,实际体验来说两者听感也确有不同,海绵套相对柔软,而且可以降低听诊器效应,但套取都比较费劲,而且海绵套下的MS900声场略有收缩,低频量大而散,高频偏暗了不少。个人还是更喜欢哥伦比亚套下的表现,低频凝聚力更强,高频亮度也推进了一度,声场相较海绵套也显得开阔了不少。 综合来说MS900适合多元化的前端搭配,各种不同级别的播放器都能带来不错的听觉体验,而大推力的前端往往能发掘出其更多潜力。 比: 既然MS900是撒哈拉品牌旗下的圈铁旗舰,那么就免不了要拿来和前作MS800以及其它品牌的圈铁旗做一个比较。 先说说与MS800的对比情况: ![]() 1, 改木头腔体为磨砂与拉丝金属相结合的全金属腔体,首次采用了前(美国娄氏)动铁单元+后(10mm )动圈单元同轴布置的圈铁混合构架。 2, 阻抗由MS800的32欧降低到12欧,更加易推。 3,调音更加细腻温暖。 4,MS900的声场更加开阔。 5,高频的延伸度和亮度均有增强。 6,得意于圈铁的优势互补性,MS900的人声更饱满,解析加强。 再谈谈其与达音科DN1000以及小翠的AX60的听感对比: ![]() 外观做工: MS900:A- DN1000:B AX60:A 三者都是纯金属腔体的塞子,做工用料也都没的说,其中MS900和AX60的用到的工艺显然要复杂得多,都经过磨砂和拉丝处理,但从AX60身上多少能看到一点K3003的影子,而且同样是可更换滤网,也是三者中唯一提供了多配色可选的,这点我比较欣赏。DN1000腔体外观相对普通,重量稍沉,线材也显得平常了一些。 佩戴感受: MS900:A- DN1000:A- AX60:B+ 同为入耳式耳塞,三者的佩戴都不算困难,DN1000入耳轻松,但略沉的重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佩戴的舒适度;AX60我觉得绕耳要更稳定一点,直接戴的话容易脱落,佩戴感一般;MS900的腔体较粗,正好填充满我的耳道,佩戴最稳定,但戴久以后还是有点异物感。 易推性: MS900:A DN1000:A- AX60:B AX60虽然是素质流的塞子,但它真的很挑前端,不同前端搭配下的效果甚至差距很大,普通的入门级播放器或是手机之类只能听个声响,根本无法发挥其优势。DN1000不像AX60那么难驱动,但明显在大推力前端下的表现要更好一些。MS900则属于典型高敏低阻的塞子,非常难得的是三者中唯一与手机搭配也能产生让我满意声音的塞子,全无“挑食”的毛病,个人认为是适配性很强的类型。 解析: MS900:A- DN1000:A AX60:A+ 虽然同为圈铁,但AX60和DN1000都更偏解析向一些, MS900的解析虽然对符合千元级的定位,处于中上游水平,但相较另外两款还是偏弱一点,当然这也与其本身的调音风格有关,并非一味追求高解析,而是在良好解析的前提下打造更为舒适的乐感环境。 声场: MS900:A- DN1000:A- AX60:A MS900最令我满意的地方就在于其宽松的声场,给人以自由驰骋的无限现象,对比以后发现MS900和DN1000的声场形状比较相似,横向宽敞呈健康的椭圆形。而AX60的声场也是耳塞产品中难得的大声场代表,而且相比之下形状更规整,厅堂感最强烈,也最接近标准的圆形。 低频: MS900:A- DN1000:B+ AX60:A+ 三款塞子都属于比较均衡的类型,低频都没有做的过分浮夸,但相较之下个人还是更喜欢AX60和MS900的低频表现,两者的低频都表现出了动圈的温润与丰满,其中AX60的下潜最深,量能最饱满,MS900次之,而DN1000的低频与前两者相比就显得清淡了一点。 中频: MS900:A- DN1000:A- AX60:A 作为相当重要的频段,三者都在中频部分下足了功夫。DN-1000中频密度很高,精致丰满。AX60的中频人声位置相对靠后一点,没有前者那么凸显,因此初听不如前者贴耳,但对细节的还原性更出色,也预留出了足够器乐发挥的空间。MS900的中频与DN1000比较类似,同样具有相当大的声音密度,人声位置比AX60要靠前一点,既不突兀也无隔阂,比较适中。应该说三者的中频表现各有千秋。 高频: MS900:B+ DN1000:A- AX60:A AX60和DN1000的高频都表现出了明显的“动铁”味,清晰,延伸度好,相较之下AX60的声音厚度更大,DN1000则相对单薄一点。而MS900所呈现出的则是另一种风格,它的高频解析没有另外两者来的那么强悍,但量能分布充沛,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解析上的不足。 瞬态: MS900:A- DN1000:B+ AX60:A 瞬态表现方面,三者也各有特点,DN1000凌厉直爽,AX60驾轻就熟, MS900则热情洋溢,单从力量感来说还是感觉AX60与MS900更为强劲抢眼一些,在演绎节拍感强烈的快节奏歌曲时有一定优势。 通透感: MS900:B+ DN1000:A+ AX60:A 三者中最通透的无疑是DN1000,给人以小清新的感觉,清爽纯粹,至真至纯。AX60的声音质感不错,更浑厚,但不及前者那么透亮。MS900同样不属于很通透的风格,但它塑造了相当不错的情绪氛围和乐感环境。 调音风格: MS900:A+ DN1000:B+ AX60:A 虽然MS900是三者中唯一只配备了一圈一铁的耳机,但我认为它的调音是很成功的,完全打破了我对圈铁耳机的固有印象,也没有出现衔接上的问题,“圈味“浓郁,人声颇具”毒“性。在硬素质方面它未必拼得过另外两款三单元圈铁,但凭借出色的调音大有百搭天后的风范,适应的音乐范围很广。AX60有着三者中最出色的低频和最中正的音色,除了适合普通的流行向音乐外也是对小编制古典音乐表现让我最满意的。相比之下DN-1000就显得偏科了一点,虽然它的中频非常突出,但高低频两极表现不够出彩,音色偏中性,给人的感觉有点高冷。 结: 如果说MS800比MS600的进步还只能算得上“量”的改变的话,那么我觉得这一次MS900相较前作完全可以称得上是“质”的飞跃。它几乎改变了前作所有细节上的缺点和不足,在调音方向上也做出了大胆的个性化选择,不但对比其它品牌的多单元圈铁不输气势,而且颇具自身特色,温暖的声音走向更是我非常钟爱的风格。 当前主流圈铁尤其是旗舰产品往往调音比较中庸,固然有着相当的素质,但听感却往往并不亲切,高解析和中性化的音色可能更加适合古典音乐的表达,但对于歌曲情绪的渲染和歌者心情的表达就显得差强人意,显得过于冷静客观。因此在这种大环境下听到MS900这样温暖走心的声音我感到非常庆幸,而且它对于音乐曲风的适应性也非常全面,是少有的兼具乐感和细腻度的好塞子。即使你手头上已经拥有了很多圈铁,这款产品也绝对值得你一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