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APP 乐享派微信公众号

乐享派

查看: 85208|回复: 0

[发烧音频] 告别噪音,最强主动降噪耳机年度盘点

[复制链接]

209

主题

1373

帖子

6万

积分

乐不思蜀(Lv7)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3
首页文章
134
分享值
2634
金币
63273
发表于 2017-12-27 16: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01.jpg
噪音总会让人心烦意乱,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存在着形形色色的噪音,这些噪音的存在总会影响我们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隔离噪音的办法有两个。一个是被动降噪,使用耳塞套或者入耳式耳机堵住耳朵来降低环境噪音。另外一个就是使用主动降噪耳机,主动降噪耳机产品主要是利用麦克风作为传感器拾取周围环境的噪音信号然后通过生成一个反向的声波与之相抵消。能够进行主动降噪的耳机产品在市面上降噪质量参差不齐。

002.jpg
就在今年秋季,索尼发布了降噪三剑客,素有业界一哥的BOSE今年受到了来自索尼的挑战,在今年秋季也发布了全新的QC35II。随着两家产品白热化的竞争,今年的主动降噪耳机产品市场也格外精彩。在索尼的降噪三剑客中,除了索尼的降噪豆WF-1000X目前尚未有同样的竞品存在,WI-1000X和WH-1000Xm2都有非常强烈的针对性,所谓后来者居上,应该就是这个样子。那么今天笔者就为大家盘点一下今年这两家的最强主动降噪产品。

1.  索尼 WH-1000Xm2
003.jpg
WH-1000XM2发布于IFA 2017展会,没错,这就是备受好评的MDR-1000X的二代产品,头戴式经典造型。设计基本不变,细节的地方稍加改进,保留了触控控制、主动降噪能力,而且支持LDAC,S-MASTER HX数字放大技术,DSEE HX高音质还原技术,音质在一众主动降噪耳机中仍然超群。而最重要的改进是电池方面的,WH-1000XM2在无线模式下开启主动降噪工作,仍有30小时的续航,而且还新增了“充电10分钟,听歌70分钟”的快充功能。

2.  索尼WI-1000X
004.jpg
WI-1000X是索尼在IFA 2017上发布的颈挂式蓝牙耳机,其1000X的命名可以看出其旗舰级的定位。颈挂式造型,兼顾了轻便与防丢,并设计有耳机线收纳槽,并支持来电震动提醒等贴心功能。内部WI-1000X以索尼自家高品质的圈铁入耳式耳机为基础,具备主动降噪能力,智能化的降噪方式能够根据用户所处的环境及移动状态,自动推荐合适的降噪或环境声方案。而率先支持的气压降噪优化技术则专门针对飞行场景,即使在飞行高空中也能对降噪进行优化。

在技术上,WI-1000X集索尼的S-MASTER HX数字放大技术、DSEE HX高音质还原技术、LDAC无损蓝牙传输技术等黑科技于一身,尤其是后者,在Android 8.0实现LDAC普及的前景下,无疑又非常大的应用前景。WI-1000X除了无线模式,还可以使用连接线有线使用,无线状态下10小时续航,有线状态下则能提供14小时的降噪时间。

3.  BOSE QuietComfort 35 II
005.jpg
BOSE QuietComfort 35 II就是我们熟悉的QC35 II,QC35作为Bose民用降噪耳机的旗舰产品,在保证音质及降噪效果的基础上,使用蓝牙无线连接方式,不用再为线缆而烦恼。QC35耳罩内外均配有麦克风,麦克风感知环境噪音,并将噪音发送至分别对应于左、右耳的两个数字芯片,芯片在毫秒内提供与噪音相等且相反的信号,实现出色的降噪效果。无论是地铁车厢中的嘈杂,还是飞机引擎的轰鸣声,都可以有效的进行消除。

二代则在初代的基础上增加了可调节的三档降噪深度,以及一个可以一键唤醒Google Assistant或者Siri或者其他语音助手的快捷按键。在外观上,头梁的Alcantara材质使得耳机整体更加耐用,全新的声学设计也可以提供更好的声音表现。续航时间依旧拥有20小时,并且支持15分钟充电使用2.5小时的急速快充模式。

4.        BOSE QuietComfort 30
006.jpg
QC30与QC35系列相同,一样是取消了有线连接,改为蓝牙连接方式;不同的是,QC30将“QuietComfort”改为了“QuietControl”,这是因为QC30采用了Bose最新的可控降噪技术(controllable noise cancellation),用户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来调节降噪幅度,比如在室外步行时,需要留意周围环境,通过降低降噪幅度来保证安全。

QC30配有6个麦克风,并采用绕颈式设计,在颈带之中包括除麦克风以外的各种部件,保证了10小时的续航能力,此外QC30还配备了StayHear +鲨鱼鳍硅胶耳塞,能够提供舒适稳固的佩戴方式。

这四条耳机分别是来自最强降噪厂家的索尼和Bose,并且分别是头戴式降噪旗舰和入耳式降噪旗舰。

007.jpg
无论是入耳式的BOSE QuietComfort 30与索尼WI-1000X还是BOSE QuietComfort 35跟索尼的WH-1000Xm2相比,BOSE QuietComfort 30/35优势在于鲨鱼鳍硅胶耳塞和Bose connect切换多个连接设备。而索尼WI-1000X/ WH-1000Xm2的优势更加明显,编解码器支持的更加全面,sbc、aac、apt-X、apt-X HD、LDAC都支持,内置了S-master HX全数字放大芯片可以更好的实现更加真实清晰的声音回放,另外强大的DSP加入也可以让索尼独有的VPT(虚拟耳机技术)模拟不同的环境音效还有索尼五段EQ设置以及Clear Bass(清晰重低音)等功能得以实现。在软件上WI-1000X/ WH-1000Xm2这次主打智能降噪,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环境,智能识别降噪场景从而得到更好的降噪效果。

008.jpg
另外,WI-1000X支持来电震动,而WH-1000Xm2则可以根据用户的头型和身处环境来优化降噪体验,这都是BOSE目前缺乏的。在听感方面,由于主动降噪耳机产品的工作原理会消除一定的频响。这个过程中这个反相的声波通常也是以低频的形式存在的。这个产生抵消外界低频噪声的声波如果响度足够大到以定的程度会影响我们本身听到音乐的低频体验,所以降噪耳机产品的低频补偿是一套非常严谨而又复杂的算法。BOSE通常使用的更加暴力的低频补偿,而不像索尼的补偿足够细腻,以索尼多年的音频技术积累加上DSEE HX技术的加持,让蓝牙无线的声音也能达到Hi-Res级别的回放。

009.jpg
目前,迫于索尼降噪新品的压力,BOSE开始对自己的产品进行降价促销,但是价格竞争力和产品核心技术仍不敌索尼。索尼在今年成功将BOSE逆袭也是基于自己在音频市场积累的经验和技术,搭乘了智能的这趟顺风车,把自己的产品点缀的更为出众和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分享页面
我要投稿 返回顶部